陈留的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春秋时郑地也,为陈所侵,故曰陈留,战国时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设立了陈留县,属三川郡治所在今开封陈留镇。汉高祖刘邦尝兵败于此,昭灵后是以死焉。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陈留郡,逮至兴平中,董卓暴乱天下,魏武乃自此兴兵倡义。若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县、尉氏(weishì),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睢县之间的地区。其后,郡治屡有变更,但均未出今开封市境。隋初废。
陈留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战国时期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秦置县,汉设陈留郡,晋朝为陈留国,隋朝为郡,明清为县。商汤时著名宰相伊尹,东汉文学家、政治家蔡邕,艺术家、文学家蔡琰,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典韦,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等均是陈留人,1948年10月解放后,设陈留县、陈留专员公署,后设陈留区、陈留人民公社、陈留乡,1984年撤乡建镇。
陈留,自西汉开始,先后作过700余年的郡国之城,而作为县治更达两千余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5年时间设过陈留专区。诚然,现在的陈留仅仅是开封县管辖的普通一镇,但这不应掩盖它承经有过的辉煌。一个响当当的地名,不应该默默无闻,不应该永久沉寂。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唤起历史的记忆,让古老的陈留散发出应有的光彩。
一、陈留——继大梁之后的地区政治中心,得天时地利应运而起
公元前364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并聚集人口,发展工商,奖励耕战,大规模进行都城建设。随着魏国国力的日益上升,大梁也因此成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
魏国以大梁为都延续了139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围攻大梁,秦将王贲决鸿沟水淹城池,导致了魏国的灭亡和大梁城的毁坏。至此以后,大梁城一蹶不振,秦国仅在此设置了浚仪县,归三川郡管辖。同时在大梁以东设置了陈留县。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治雒阳(一说荥阳),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秦统治下的大梁不仅失去了国都的地位,同时也不是统领一方的地区中心城市。但是,长期作为国都名城、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大梁,不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西汉建立后,尽管保持了浚仪、陈留二县的设置,却又设置了梁国,一度以浚仪为梁都,汉高祖刘邦还曾多次到大梁祭祀原魏国文韬武略之士信陵君,祭拜随其起兵不久而死、葬于陈留县(今开封县马尾村)的生母昭灵皇后。西汉经过了汉景帝的削藩和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之后,诸侯国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权力大为削弱,反之,郡县行政体制得到了巩固和加强,这就为地区中心城市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位于大梁之东四十余里处的普通县治陈留(非现今之陈留),就是于此间得天时地利,应运而生。
二、陈留——由统领一方的郡治到诸侯方国,铸就七百年辉煌
陈留,春秋时为留邑,先属郑国,后被陈国所得,故有其名。战国时陈留属魏地,秦灭魏后设置陈留县。汉承秦制,仍置陈留县。陈留地理位置的重要,在秦末业已显现。汉高祖刘邦起兵伐秦时,他的谋士郦食其就说,“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八达之郊也。”在楚汉相争之际,陈留更被视为战略要地,双方在此曾反复争夺。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移济川郡治于陈留县,故改名为陈留郡,归属兖州。陈留郡辖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尉氏、长垣、平丘、济阳、浚仪等17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含盖了梁国原有的大部分辖境。
西汉中后期的陈留,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尽属膏腴之地,又有夏代老丘、战国大梁等历史故都相衬托,城市发展迅速。清宣统《陈留县志》载,“陈留既大郡,而首邑为名都,实封爵衣冠、人才礼乐之所聚,盖极盛矣。”相传陈留郡内有汉元狩元年所建皇帝行宫。说明自西汉中期起,陈留已经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名城大邑。
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将陈留郡改设为济阳国,封皇子刘康为济阳王,这是陈留第一次改郡为国。建昭五年(前34年),徙济阳王为山阳王,撤销济阳国,复为陈留郡。至平帝元始二年(2年)陈留郡有人口296284户,1509050人。
东汉前期,陈留郡设置如旧,辖县略有递减。东汉后期,复于陈留郡设陈留国。不过东汉及其之后的封国,无论是皇姓王还是异姓王,仅仅是食邑而已,不再有什么行政权力。由于郡守掌握着军政大权,所以汉末曹操起兵陈留,讨伐董卓,得到了郡守张邈的大力支持。先由董卓挟持、后有曹操挟持的汉献帝,即位前就曾经做过陈留国王。三国时曹操之子曹植,也曾被曹丕贬黜而做陈留王。西晋设置陈留国依旧。泰始元年(265),废陈留县入小黄县(小黄县于西汉初设置)。是年十二月,魏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割小黄 浚仪、封丘 酸枣、济阳 长垣、雍丘、 尉氏、襄邑、外黄等10县,邑3万户属之。曹奂传四世而绝。由于此间的陈留县已并入小黄县,故陈留国治迁移至西北相距不远的小黄城。曾经是郡治、县治所在地的陈留故城,相继存在了387年之后或于此时废弃。东晋太兴二年(319年),撤销陈留国,从此陈留国称谓也成为历史。
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由于陈留一带位居中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始终是南北政权争夺的要地。陈留地区的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他们在迁居地设置名为陈留的侨郡,加上多个政权的同名设置,所以一段时间内陈留郡出现多地一名现象。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将陈留郡治设置于浚仪县,后又在浚仪设置梁州,形成了州、郡、县三级治所于一城的局面。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隋废郡改州,陈留郡从此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则是后来上升为国都的汴州。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陈留县,大业三年(617年)废陈留县入浚仪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陈留县,县治移设至汴州城东南40余里处,即是现在属于开封县的陈留镇。
自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于陈留县设置陈留郡开始,至隋文帝开皇三年(589年)基本废止(唐代尚有短时复置),实际存在达700余年之久。其间或郡或国,绵延不断,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三、陈留与汴州——同属开封地望的国都名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上述史实不难看出,陈留与汴州,既有前废后兴的因素,又有明显的地望继承关系,汴州的崛起与名郡陈留的演变相辅相成,地理优势成为两者相继崛起的决定条件。隋朝修筑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把位于大运河中枢的汴州推上了新的发展台阶。发生在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藩镇割据,使传统都城长安、洛阳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趋于衰败。相形之下,位居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则蒸蒸日上。唐建中二年(781年),永平军节度使李勉重筑汴州城,翌年宣武军节度使治所从宋州移至汴州。兴元元年(784年)年初,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入汴州,自立为楚帝,不久败亡,成为五代汴州升为国都的一次预演。宣武军节度使管辖汴、宋、颍、陈、濮六州军政,位居中原腹地,成为最强有力的藩镇。这标志着唐朝末期的汴州,已经成为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和军事重镇,其城市规模和影响逐渐超越了长安与洛阳,具备了建为国都的条件。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唐外皆都汴州(开封),契丹正式建立辽国也在此地。由于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能量的集聚,使汴州(开封)最终成为盛极一时的北宋王朝和金朝的国都,其后又作为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延续了700多年之久。
四、应该把与开封脉脉相联的陈留纳入同一历史链条中审视
两千多年来,陈留郡城、县城多次迁移,至少先后存在过4个地方,即两汉郡城、魏晋小黄城、仓垣城和浚仪(汴州)城。据考证,存在时间最久的两汉郡城,位于今开封县八里湾的初刘村一带;一度作过陈留国、陈留郡治的小黄城,位于初刘村西北10公里之隔的小黄铺村一带;仓垣城则位于今开封县西北部的仓家寨一带;浚仪、梁州、汴州皆是今开封城之前身。
两汉陈留故城西距开封城20余公里,魏晋小黄城距开封城仅10多公里。两城之间,则是4000年前曾做过200余年夏代国都的老丘城(遗址)。由此不难看出,在今开封城以东,开封县八里湾以西,开封县陈留镇以北,连霍高速公路以南,这样一片不大的区域内,至少分布着老丘、陈留、小黄等三座古城的遗址,它们和开封地脉相连,地望同属。这是一个不太规则的等边三角形地域,在它的地下蕴藏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
4000多年以来,从夏都老丘到魏都大梁,从两汉陈留、魏晋小黄到隋唐汴州,从五代东都到宋金汴京,再从明清省垣到今日开封,尽管城市无数次兴衰演变,但文化传承却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自有人类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当前我们应该对陈留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创造其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开封古都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书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