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的概述

如题所述

协同设计软件会在不增加你任何工作负担、不影响你任何设计思路的情况下,始终帮助你理顺设计中的每一张图纸,记录清楚其各个历史版本和历程,从此你的设计图纸不再凌乱;始终帮助你掌握设计的协作分寸和时机,使得图纸环节的流转及时顺畅,资源共享充分圆满,从此不再有所谓的扯皮推诿;始终帮助你监控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得工程进度把握有序,从此工期不再拖延。协同设计就相当于配给你的得力助手,神奇的魅力令你无法抗拒。协同设计工作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使成本可以降低,可以更快地完成设计。协同设计由流程、协作和管理三类模块构成。设计、校审和管理等不同角色人员利用该平台中的相关功能实现各自工作。
协同设计的真正含义是:首先在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项目的信息和文档从一开始创建时起,就放置到共享平台上,被项目组的所有成员查看和利用,从而完美实现设计流程上下游专业间的“提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设计作为EPC项目的龙头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至关重要,设计交付的质量、进度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采购和施工。在传统模式下,基于文档或多个相互独立系统的设计造成了设计过程中数据无法顺畅传递,各专业之间无法高效沟通协作,从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重复采购和返工的现象出现。

普遍存在于设计院中的问题为:

1、各专业对各类数字化工具软件的使用水平参差不齐;

2、各专业存在众多信息孤岛,数据无法高效率传递,缺乏对全专业数字化信息架构的顶层规划;

3、缺乏针对数字化设计的管理体系保障;

建立协同设计平台的理念现在已被流程行业广泛接受,并且国内外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正在以协同设计为目标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实践,提高工程设计质量,规避多专业协作期间数据传递的问题。建立以工程对象为中心的协同设计平台为设计院中多专业提供了一个设计数据共享和协作平台,让不同专业的不同人员所产生的设计数据在统一平台上交互,同时可加强设计过程中的版本控制、状态跟踪等管理业务,实现设计流程上下游专业间的提资,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在工程建设期间的作用主要有以下:

1、建立多专业的基础数据库,统一数据基准;

2、实现工程对象的统一管理,建立唯一的数据源头;

3、建立多专业设计数据协同机制,包括数据传递规则、版本与状态控制规则等;

4、实现设计交付物的快速产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业务不断增加,勘察设计企业规模也随之壮大,出现了众多大型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系统性、复杂性的组织工作和沟通协调工作。《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及《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均指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行业。协同设计平台的出现,可以为大型勘察设计院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借助协同设计平台,使设计平台和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覆盖勘察设计的各个流程,设计人员可以及时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个文件,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设计工作。

优化工作模式,便于设计人员协同生产

对于大型勘察设计院而言,基于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高质量落实协同设计,可以切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设计质量。不仅如此,协同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可有效减少设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协同平台有助于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让项目内的各个专业进行设计工作;利用平台可以更好地进行校对纠错,真正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大型勘察设计院协同设计,是工程勘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协同设计工作系统的优劣会对勘察设计结果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勘察设计工作本身难度较大、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工程覆盖面广、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借助协同设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的业务问题,使工作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实现二维设计文件和三维设计模型中的批量出图、电子标签等,协同设计软件中囊括了标准、应用软件、平台以及关系管理等要素,有利于简化工作流程,实现高效线上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促进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

大型勘察设计院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设计成果。协同设计平台可以保留每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实现软件版本和设计环境的最大程度统一,实现设计成果的沉淀与知识的复用,为后续其他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是大型勘察设计院还是勘察设计人员,都将会享受到信息技术平台带来的福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0-27

设计院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以设计项目为单元,需要多专业设计师协同作图。协同设计本质是如何营造多人在同一平面绘图,如果统一信息源,促进高效协作。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系统为设计人员搭建一个内嵌于CAD/BIM平台中的工作平台,以外部参照为技术基点,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在不改变设计人员的工作环境的基础上,整个项目设计中的资料互提、成果校审、出图打印方便地在设计工具中完成,核心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错、漏、碰、缺”问题。该系统的成功运行可以实现从“个人独立设计”到“团队协同设计”的设计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设计与管理水平!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数据共享模式,由点对点的共享提升为基于协同平台的数据共享模式,提高设计过程中设计文件、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共享程度。设计人员在系统中获得了系统提供的各种工具的帮助,避免了低级的重复劳动,提升了设计效率,减少了配合冲突;通过设计人员的使用,管理人员则收集到了第一手的设计数据和文档资料,便于监管设计真实情况,提升了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高设计企业的生产效能。

好用的协同设计平台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灵活的协同工作目录,即统一设计院的设计文件工作目录,实现设计文件的标准化管理,又兼顾不同项目、阶段、专业的特性对工作目录要求,符合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习惯。

(2)支持设计人员设计环境(如AutoCAD、中望CAD、浩辰CAD 、Revit,Office 等),兼容目前市面常用的所有专业软件,如天正、鸿业、探索者等公司的专业设计工具,可同时满足二、三维协同设计。

(3)协同平台提供文件级、图层级、图元级等不同层次协同模式,设计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由浅入深进行逐步建设。

(4)引入“图纸区”概念,支持单文件多图纸、多类型出图的图纸管理,对校审通过的图纸按照图纸使用性质(如报人防、报规划,施工图、竣工图等)进行分类管理。

(5)图纸打印、电子签名、电子签章与设计校审过程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蓝图打印。

(6)支持多文件格式图纸发布功能,满足设计项目对外协作要求。

(7)多种模式提资、校审、出版管理,满足设计院不同的过程管理要求。

(8)支持真正的离线设计,设计人员在公司网络故障或带笔记本回家时登陆协同系统进行设计工作。

参考链接:www.jumbosoft.c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