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题所述


                                   

长城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入侵, 开始建造城墙用于防御。

秦朝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各国城墙联成一体,形成最初的长城雏形。

汉唐时期,长城主要用于防御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长城线加长至4000多公里。

元代时,蒙古族控制中原,长城防御作用减弱。

明代开始,为遏制北方女真族等,长城大规模修筑,形成今日长城的规模。


                                   

长城的基本现状如下:

1. 长城全长超过2万公里,大致呈东西走向,北起辽宁,南到甘肃,主要集中在山西、北京、河北和内蒙古。

2. 长城现存条件较好的部分主要有北京长城、南口长城、山海关长城和西安长城等段。这些部分长城修筑较为 inteact,是长城代表段。

3. 长期历史和缺乏有效保护,使长城大部分毁损严重。目前仅有约5000公里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其他大部分处在损毁状态。

4.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加大对长城的保护力度。但由于长城修建年代久远,加上旅游开发,长城保护任务艰巨。

5. 长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城以其 建筑 和历史价值吸引着全球游客前来游览。

6. 长城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体现着中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气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象征意义。

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存规模还不及修建时期的万分之一。保护长城,恢复其历史原貌,是中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与责任。长城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