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如题所述

「永嘉行」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跑在了南方,难过的人至今还操说着进过的语言。”反映了民族大融合,文化的大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28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反映了南北人口迁徙。
第2个回答  2012-01-31
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移,以及大量的人口迁徙(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发展南方的经济,促进了中历史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12-01-28
民族大融合
第4个回答  2012-01-28
中国历史上北方汉族人多次南迁(由于战争、政治因素),导致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北方文化也深深影响南方。
从“避胡”、“晋语”推断出,这句诗反映的是西晋末年由于政治混乱、少数民族(胡人)侵扰引起的北方人口大规模南下,史称“永嘉南渡”。王羲之的家族就是这时候南迁的。

参考资料:中国移民史,葛剑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