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台风“黄蜂”生成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2020年第1号台风“黄蜂”已于昨天(5月12日)晚上8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天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91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1.9度、东经128.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00公里。

预计,“黄蜂”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菲律宾东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将于15日登陆菲律宾,尔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将在台湾岛以东洋面减弱消失。未来两天“黄蜂”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扩展资料

台风形成的原因

在热带海洋上,海水受到太阳直射后极易蒸发成水汽,因此,相对陆地,海洋上方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大很多,据大洋网报道,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

同时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的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且空气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向气压较低处流动,从而形成风。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分明的四季与白天黑夜,台风的形成也与之有关。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的直射点在夏季时经过赤道移向北半球,这时,南半球海洋上的东南信风也会跃过赤道,变成北半球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与本来就活动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时,就会使空气对流增加,造成波动和漩涡。

当空气中的对流作用越来越强,旋涡不断加深,四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风也就会越来越大,当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台风就形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号台风“黄蜂”生成!未来两天对中国海区无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令人闻之生畏的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