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才女从来不止李清照,吴淑姬:佳处不减易安,可叹命如草芥吗?

如题所述

宋代,中国古代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光时刻。“文人治国”的国策造就了宋朝人才辈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于是便涌现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才女。

提到宋朝的才女,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其实在宋朝,除了易安居士,还有很多才女,比如陆游的前妻唐婉,之前文章介绍过的朱淑真,以及马上要介绍的才女吴淑姬。

吴淑姬:一首词换得自由身

比起李清照、朱淑真出身官宦世家,吴淑姬的身世明显有些“寒碜”。吴淑姬,生卒年份不详,具体名字不详,根据其诗词的传颂时间后世人应该是生活在宋孝宗年间,出生地可能是湖州。这便是封建时代中女子的悲哀,纵有才华也不会有人为她们在历史中留下只言片语。

吴淑姬的父亲是一个秀才,耳濡目染下她饱读诗书,诗词俱佳。

宋人洪迈的《夷坚志》中对吴淑姬有所记载,提到了她人美聪慧。“人美聪慧”从来都是对女性的褒奖,而在特定的时代里,这份褒奖有些“沉重”,吴淑姬“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逮系司理狱,既伏罪,且受徒刑”。家贫的吴淑姬因为貌美有才被富家子弟长期强占,后还反被诬告与他人偷情被捕入狱。

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仍具酒引使至席,风格倾一座。遂命脱枷侍饮,谕之曰:‘知汝能长知句,宜以一章自咏,当宛转白待制,为汝解脱。不然危矣!

审理这个案件的郡僚对吴淑姬的才华早有耳闻,且也知道她是被人冤枉,便破例令人脱了她的枷锁,还“贴心”地准备了酒。郡僚直言如果吴淑姬临场发挥作一首自咏境遇的诗词出来便将她的冤屈呈送给太守,不然她可能就要被冤枉治罪。

吴淑姬也没有推辞,喝了盏酒后,便提笔开始写词,于是一首以梅花自喻的《长相思令》便诞生了。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意思很明了,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梅花在枝头怒放,因为她坚信春天会到来。这首词以梅花自喻,风雪便是她的处境,她希望自己的冤情能够有人还她清白。

听了其词的郡僚深受感动,且兑现了解救她于危难的诺言,将其冤屈呈报给了太守,吴淑姬终得自由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是的,吴淑姬也是一个才女,因为她学过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有很大的才华,比得上李清照。
第2个回答  2020-10-23
是的,因为非常的年轻貌美,但是家里非常的贫穷,父亲也是一个文人,但是命确非常的苦,所以描写的诗句都是一些比较感叹命运的句子。
第3个回答  2020-10-23
是的,吴淑姬也是宋朝的大才女,可惜她的名气远没有李清照高。
第4个回答  2020-10-23
宋代的才女从来不止李清照,还有很多才女,比如朱淑珍,吴淑姬。吴淑姬出生在一个秀才家里,从小饱读诗书,同时创造能力也很强,但最后被冤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