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题所述

一、 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 。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在的动机, 一类是内在的动机。 前者, 如教师的奖励、 表扬与批评, 但这 只是激励学生暂时起作用的因素, 而长期起作用的则是内在的动机, 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 我结合课文内容, 提出有趣的问题,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 教学《海底世界》 这篇课文, 我先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 你们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 今天,老师陪同大家一起到海底世界看一看 。 随即播放录像。 学生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看到色彩斑斓、 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产生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常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以吸引学生把视野扩展到课外, 有时, 故事讲到高潮或精彩处, 戛然而止, 告诉学生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就去阅读某一本书, 大多数学生都会借来阅读。 常言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经常表扬班内和校内自学有成效的学生, 介绍自学成才的趣闻、 刻苦自学的实例。比如,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 海伦· 凯勒, 还有勇于为科学事业献身的陈景闰, 华罗庚等, 让学生经常有学习的榜样、 奋斗的目标。
二、 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有兴趣学习,就会爱学习,但爱学还要得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我们所想要的。 因此,老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心理学上把学生学习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被动的、应答性的学习行为,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答什么问题, 总是跟在老师后面转。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被动应付、不动脑筋的不良习惯。 另一类是主动的、 探究性的学习行为, 其实质是开拓学生思路,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