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应该从巴林银行倒闭实践中吸取什么教训

如题所述

1995年国际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年仅28岁的尼克里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从事巨额的金融期货交易,结果因投资失败造成10亿美圆的亏损。这一案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x0d\x0a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新加坡巴林公司,里森一人身兼交易和监察二职,严重违反银行内部控制规定,这是整个事件的根源。对于中国银行来说完善内控制度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在改革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变化和快速创新,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尤为重要。一是建立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容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避免因程序遗漏导致的风险。二是建立涵盖内部控制和会计控制的实体性稽核规范,制定相应的稽核标准体系,为提高稽核质量提供客观依据。三是建立稽核工作制度,加强稽核人员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确保稽核信息真实可靠。四是建立后续稽核和再稽核制度,强化对稽核人员的行为约束,提高稽核质量,促进稽核成果有效转化。五是建立稽核联动机制,理顺稽核关系,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和被稽核单位的稽核合作,增强查防案件的协同效应。2、重点岗位重点监控。3、实行授权授信控制,包括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程序等。4、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以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稽核关口前移,实施超前防范。将过去传统性的事后稽核为主的方法,转换为事前、事中稽核为主的超前防范。事前稽核,主要是对经营决策,措施出台进行事前审议、论证、监督,事先发现经营可行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利弊因素,参与决策,及时对信贷、财务收支等方面的正确性、合理性及效率、效益进行有效稽核。事中稽核,是对规章制度,经营管理过程的监控和对正在进行的业务活动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合规和有效,及时纠偏取正。因此,把事前、事中稽核监控的触角伸展到决策领域,这样就能对经济业务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利弊因果,事先发现,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务的失误和损失。超前实施防范,通过事前、事中稽核,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患于未然,把问题和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5、严格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坚决按标准处罚。在巴林银行案中,对于里森的违规行为,巴林银行总部高层始终置若罔闻,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6、进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以德治行,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x0d\x0a 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除需要做好自身的内部控制外,金融系统应尽快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实现监管的法制化、科学化、高效化,使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体现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着重做到以下几点:1、完善主体法律,制定金融法律实施细则。2、构建科学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准则性。3、建立高效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4、加强对海外分支行的监管,严格按《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监管指引》执行,同时加强现场检查和处理力度。5、加强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x0d\x0a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应建立严格的“防火墙”。1、要规定金融集团下的银行、证券、保险及各子公司的资金和业务等的比例限制,设置资金、业务和规模的“防火墙”。2、建立关于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和对外交易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信息公开的程度、准则性、完整性的准确要求,设置信息完全的“防火墙”。3、正确对待衍生产品投资,控制投资风险在一定的可承受的范围内。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时,尤其是从事衍生产品业务时,应对其交易活动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交易头寸的限额,止损的限制,内部监督与稽核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30
银行终究是要倒闭的,赶快转移资产,投资实业也好,炒股也好,就是不能存银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