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考状元励志文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9-04
1,【奇迹,就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
2.你凭什么上北大
3.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4.高三祭
第2个回答  2011-08-30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林丽渊
作者简介 :林丽渊,2007年高考广西文科状元,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考总成绩67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其实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得“近乎无可救药”的女孩,喜欢背着包呼啦啦的“横扫血拼”大街小巷的各类店铺和疯玩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了实现她早已有之的大学梦想,高三时她全心全意做一个“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300套试卷。或许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们总能发现,自我觉醒与人生盛宴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北大的新生舞会上,想起高三“无趣的辉煌”,她笑靥如花。为了梦想,无趣点也蛮值得的!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有歇斯每个人都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08
花开不败--高考励志文章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准确的说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的串起来,让他们如同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让你们分享,让你 们明白。
写下这个热的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 漂亮的颜色。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这样的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
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的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他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 突然冒出来:
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
花开不败啊!
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 不会忘记了。
高三开始前的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们几乎所有的感情。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 言,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无论他们过去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瘦弱一个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边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2个 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的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个同学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 不得不承认,那张表真是做的太精致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 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同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190名,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 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
我惟有策马扬鞭,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
我在已经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争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高三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心理上的。你的脑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 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突然飘到窗外浮想连翩的时候,做计算量大的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点想 参考一下别人答案的念头的时候,深夜12点强迫自己背长的饶舌的“人民民主专政”涵义,背的脑袋如小鸡啄米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一个震耳欲聋: “都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一激灵,紧接着心脏的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地非复旦交大不上。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 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的可怜的信心。所有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的学府,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任 何消息,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东西都在那所学府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我从来都没想过1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也似乎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 “我要XX”,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势,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的较量很快来临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的惨不忍睹的考试,我们的排名就如老师先前预言的那样来了个天翻地覆。班里许多以前名 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黑马,一下子就让大家大跌眼镜。起起浮浮,窜上滑下之间,很多人变的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的可以,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 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 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经过了四分之一,却仍是保持小势头增长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该像这样再产生任何幻觉的。可是天知道我当时怎么 就会有如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
心理防线的牢固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但是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的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的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 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的优势,其实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开始。
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次,那个长的娇小可爱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得不错,下次保持,华政可以冲一冲。”我到现在还想 不通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地张开了“O”字形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了我的感受, 继而柔柔的说:“那你可要更努力一些啊。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开嘴笑。桌上有一束玫瑰开的正艳,红的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的向上舒展 着。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的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
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了我多大动力。且不说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却如同一盏明亮的花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的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开始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 单一的重复。
“玩的时候就拼命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学习。”这是我们高三生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记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 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 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的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 地在淡淡的香甜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一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的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塌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 “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飘渺的东西都是我们所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 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朴实的日子里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塌实感中稳步攀登,一点一点不 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很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和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 一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考卷我们都要做 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一节课的就是小测验,两节课 连在一起就是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互相交替着批。分数于是成了这个冬春交替的忽冷 忽热的季节里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
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个刺激,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一个最大的刺激,我在 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变得异常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山河”,在惨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的越来越沉 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子,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再做练习,反反复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 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
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横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子,滴零滴落地撒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 唯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移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 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 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 细细地做,仔仔细细地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在那个冷的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 异的春天里,我用跛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又唯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和改变吧。
成长的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 ——高晓松
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 澜的声音。

4楼

我带着1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作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 个曾经拼搏过的高三生都体味过这种拦截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
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
“保守,保守,再保守一些。”成了填志愿的首要原则。
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的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又软弱得没有一点呐喊的能力。纵然是大半年的 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前几年190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的怅然无力起来。最后,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 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
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和相对保守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
于是,我选择放弃;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在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块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 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我想也没有想过的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
交掉表格后,我一个人坐了2小时的车偷偷跑到复旦的校园里去坐了一个下午,去哀悼我梦想的破灭。复旦真漂亮啊。铺天盖地的杜鹃安静地在校 园里醉人地开放。恰到好处地映衬着我想象中神圣,肃穆的校园。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个做了12年的梦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纸所彻 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这一年来日日不顾一切的拼搏就这样被一句“保险”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复旦在我心中的地位,若真是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 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排遣的呢?
我知道那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的下午,对我而言意味着一种执著意念的胜利。现在,想起来,那一个下午的宁静美丽的复旦,帮助我做出了一个 属于我自己的多么重要的决定。
最后,我终于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决定——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张志愿表,郑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复旦大学”那四个 令我激动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来写的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凭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体现我人生最初分量 的一个决定。
我要我所要的,纵使是在现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纵使是在高考考场上输的一败涂地,这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 正如学生,败在考场上。
下来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地方了。
拿到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后还是终于忍不住去看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五楼南边走廊向里的最后一间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从这里流走。讲台上的玻璃 瓶里意外地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绿的小碎花瓣零星地点缀其中,轻轻地在风中摇曳。
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的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 香艳得惊骇世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 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的决定。
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好,只要花开,就会不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