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相权的演变是怎样的?经历了什么阶段?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在古代时候有一个官职叫宰相,这个职位是古代时候辅助皇帝并且掌握仅次于皇帝的最高权力的官员,而宰相制度也是古代时候皇权和官僚制度的一个连接段,因此宰相制度也是古代官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古至今,我国古代的相权演变过程中,经历了雏形形成,不断发展和完善,到最终的衰落灭亡这几个阶段。

首先,宰相制度起源于殷周时期,但在秦朝时期才正式确立。众所周知,在古时候宰相可以说是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辅助君王治理国家,而我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起源于夏商周时期,虽然很多人以为宰相肯定是和国家一同产生的,但是根据相关记载,在商朝时期依旧已经出现辅助君王处理政事的官职了,但是在当时仍未有正式的官名,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逐渐定型,出现了相、相国等职务,使得宰相制度逐渐形成,而宰相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秦朝,当时世袭制被官僚体系所取代,因此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从此我国的宰相制度便正式成立。

然后,相权的全盛时期是在两汉时期,后来便不断被削弱直到消亡。两汉时期继承秦制,并且不断加强相权,使得这一时期的相权与皇权并驾齐驱,是宰相制度的全盛时期。但是从汉武帝时期到隋唐时期开始,皇帝为了巩固中央权力而不断完善宰相制度,比如在隋朝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将相权进行分割,然后在唐朝时期在隋制的基础上扩大宰相的人数,将相权再次稀释。后来在宋元时期开始相权开始走向衰落之路,直到明朝时期宰相制度遭到废除,从此相权消失殆尽。

最后,我国古代相权几千年从形成到灭亡演变历史中,经历了形成、发展、完善到衰亡的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我国古代的相权是从大变小的。刚开始的时候,丞相权力很大,然后皇帝就会削弱他的权力,到后来干脆直接不设置丞相这一个职位了,变成好几个类似于上书房行走之类的官职。
第2个回答  2020-10-23
从弱小到强大,再到逐渐衰亡,而后又重新“发扬光大”。汉武帝时期,相权达到低谷,到明朝朱元璋时期,相权接近衰亡,而后又重新发展起来
第3个回答  2020-10-23
在古代历史当中,皇权和相权之间有很多的碰撞,相权的演变一直都是波动起伏的。有相权威胁皇权的阶段,有相权被削弱的阶段,更有相权直接被废除的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