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华兰公公的小妾,为什么很轻易就夺走了管家权了呢?

如题所述

知否:华兰公公的小妾,为什么很轻易就夺走了管家权了呢?

当初华兰回来哭诉,说自己的恶婆婆三天两头找她麻烦,一会抢孩子的照顾权,一会儿想着给她夫君塞小妾,结果明兰就给华兰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华兰反给公公找小妾,给婆婆使绊子。



这给忠勤伯爵纳的妾室便是张氏,此张氏非彼张氏,可不是与明兰成为挚友的英国公嫡女、沈将军的继任正妻张大娘子。

后纳的忠勤伯爵府的张姨娘乃是良家所出,又是寿山伯夫人亲自挑选来,忠勤伯亲自点头同意进门为妾的女子。正是这个张氏将忠勤伯正妻袁夫人打败,让其丧失管家权的。



那么这张氏是凭什么做到这一步的呢?答案让我们一起从原著里找。

背后有两大靠山,让她不惧怕袁夫人

袁夫人这么多年的恶行一直都被忠勤伯的姐姐寿山伯夫人看在眼里,毕竟也是出身于袁家,忠勤伯又是自己的亲弟弟,寿山伯夫人自然是不忍心看着,袁夫人就一直这样瞎鼓捣,把袁家搅得乌烟瘴气的。

因此便决定为寿山伯寻来一个妾室,来阻止袁夫人肆意胡闹,免得把袁家弄散了。于是她便从外面寻来了明理贤惠的张氏来做忠勤伯的妾室,所以这张氏背后的靠山可不就是寿山伯夫人。



同时这张姨娘温存小意,体贴万端,待上下俱是和善仁慈。可以说是滋润了忠勤伯干枯已久的内心,得到了忠勤伯的爱意,因此在张氏的背后站着的还有着袁家的官人忠勤伯。

张氏在外有着忠勤伯的亲姐姐寿山伯夫人作为靠山撑腰,在内又有着自己的夫婿忠勤伯给自己撑腰,再加上她自己本就是良家所出,身后还有着娘家作为靠山,自然是不怕袁夫人,敢与其斗上一二。



明事理,有智谋,还有人为她参谋

张氏是一个极其聪明之人。最主要的还是明事理,不像袁夫人一样不明事理拎不清,拿着袁家财产接济娘家,最终导致袁家数年勤俭积累下来的财产亏空近半。

这张氏冰雪聪明,入府没多久就看出了袁家存在的问题。但她并没有直接说出症结,仅仅只是向袁老爷抛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袁家勤俭,却没有结余的银两?来引导袁老爷发现了袁夫人的恶行,致使袁夫人先丢了管家的大权,再顺理成章落入自己手里。


在剧中让忠勤伯纳妾的事情最早是明兰先提出来的,后来由华兰向寿山伯夫人提出建议纳妾之事才成的,因此即便这张姨娘再无能,背后还有着华兰,明兰,寿山伯夫人三人为其出谋划策,这可比袁夫人强多了。

华兰的婆婆不能阻止贵妾进门,所以就想着进门以后折腾人家,可偏偏张姨娘温柔体贴,对待别人和善仁慈,华兰的婆婆即使再找茬,也挑不出人家的毛病来。华兰婆婆只好无理取闹,罚人家下跪掌嘴,张姨娘一声不言语,晚上就顶着一脸一身的伤痕让华兰的公公看。



华兰公公心疼自己的小妾,怒气冲冲地去问自己的老妻原因,华兰婆婆说不出所以然,只好说:她不恭敬,惹怒了我。

没有原因的处罚,忠勤伯爷大怒,说她善妒,犯了七出之条,古代的七出之条是指: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出之条也称为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丈夫休妻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度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华兰的婆婆善妒就是里面的一条。



被忠勤伯爷罚跪了两天祠堂之后,华兰婆婆也不敢再过分为难张姨娘。既然从小妾哪里占不到便宜,华兰婆婆又开始捡“软柿子捏”,要求扩建府第,让华兰拿出嫁妆,贴补家用。

这个张姨娘非常聪明,知道要在伯府立足,必须要靠山,光依靠老伯爷的宠爱还不够,还要拉拢老二的媳妇。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在张姨娘枕边风的鼓动下
,老伯爷要求查点伯府账目。

华兰婆婆一听害怕了,撒泼打滚的不同意查账,她越这样,越坚定了老伯爷查账的决心。果然一查之下发现,华兰婆婆每年都从掌上提走不少银子补贴娘家,袁家多年勤俭,辛苦攒下的积蓄,竟被亏空去近一半。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袁家人的意外,本来华兰是想着让公公觉得伯府经济还算宽裕,没有必要克扣儿媳妇的嫁妆。华兰婆婆的大儿子以后也是要继承袁家爵位的,一看家底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空壳,所以也对自己的老娘也没有了好脸色。

最生气的是忠勤伯爷,他一怒之下,永远地剥夺了袁夫人的财政大权,要求两个儿媳代为管家,决断不下的让张姨娘告诉自己,总之,以后家里的财务袁夫人不能插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知否:华兰公公的小妾,为什么很轻易就夺走了管家权了呢?

看过《知否》电视剧和原著小说的观众都知道,盛华兰有一个特别爱刁难儿媳妇的婆婆,她的婆婆看不得自己的二儿子过好日子,要么让华兰挺着大肚子站规矩,要么算计华兰的嫁妆,要么没完没了地给华兰屋里塞小妾,总之华兰在婆家生活的很辛苦。

后来明兰给华兰出主意,让袁文绍的姑姑寿山伯夫人给他的弟弟送来了一个贵妾——张姨娘。这个张姨娘是规矩人家出身,因为父母双亡,照顾弟妹耽误了婚事,已经二十来岁了还是一个老姑娘。她模样不错,性格温柔,明理贤惠,言谈举止也很得体,对人不卑不亢,很得华兰公公的喜欢。

华兰的婆婆不能阻止贵妾进门,所以就想着进门以后折腾人家,可偏偏张姨娘温柔体贴,对待别人和善仁慈,华兰的婆婆即使再找茬,也挑不出人家的毛病来。华兰婆婆只好无理取闹,罚人家下跪掌嘴,张姨娘一声不言语,晚上就顶着一脸一身的伤痕让华兰的公公看。

华兰公公心疼自己的小妾,怒气冲冲地去问自己的老妻原因,华兰婆婆说不出所以然,只好说:她不恭敬,惹怒了我。

没有原因的处罚,忠勤伯爷大怒,说她善妒,犯了七出之条,古代的七出之条是指: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出之条也称为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丈夫休妻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度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华兰的婆婆善妒就是里面的一条。

被忠勤伯爷罚跪了两天祠堂之后,华兰婆婆也不敢再过分为难张姨娘。既然从小妾哪里占不到便宜,华兰婆婆又开始捡“软柿子捏”,要求扩建府第,让华兰拿出嫁妆,贴补家用。

这个张姨娘非常聪明,知道要在伯府立足,必须要靠山,光依靠老伯爷的宠爱还不够,还要拉拢老二的媳妇。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在张姨娘枕边风的鼓动下 ,老伯爷要求查点伯府账目。

华兰婆婆一听害怕了,撒泼打滚的不同意查账,她越这样,越坚定了老伯爷查账的决心。果然一查之下发现,华兰婆婆每年都从账上提走不少银子补贴娘家,袁家多年勤俭,辛苦攒下的积蓄,竟被亏空去近一半。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袁家人的意外,本来华兰是想着让公公觉得伯府经济还算宽裕,没有必要克扣儿媳妇的嫁妆。华兰婆婆的大儿子以后也是要继承袁家爵位的,一看家底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空壳,所以也对自己的老娘也没有了好脸色。


第2个回答  2021-02-24

《知否》从第一集开始,大娘子就失去了管家权。

之前写到大娘子时,很多读者问,她为什么会失去管家权啊。

这个电视剧里没有说,但大致想一想也知道,以大娘子的智商,肯定是有些事做得不够周到,又被林小娘抓住把柄大书特书,所以盛纮觉得林小娘更稳重周到,干脆让林小娘管家了。

这一管,就管了好多年,以至于大娘子成为一场笑话。

夺管家权之仇,大娘子是一定要报的,她先是给盛纮买了个妾分林小娘的宠,然后又天天在盛纮面前发牢骚瞪眼睛,顺便逮着各种机会夺权。



华兰结婚时,林小娘的儿子长枫和顾廷烨赌投壶,把姐姐的聘雁给输了。这是件很丢人的事,大娘子抓住机会,当然不肯放过。

她先是跑到林小娘院里打了贱人一巴掌,好好地出了口恶气,然后又要狠狠地惩罚长枫,打长枫三十大板。

原本想着,长枫犯了这么大错,丢了盛家的脸,都是林小娘教育得不好,她正好趁此机会夺回管家权。

可林小娘太精明,又是哭着认错又是主动提出打长枫板子。结果三十板子打下去,盛纮心疼得不行,也愧疚得不行,丝毫没有觉得林小娘有问题,反而觉得她识大体,不让自己为难。

把大娘子气得呀,只能不停地骂贱人、妖精。



那么多年,大娘子抓住每一个机会排挤林小娘,抓住每一个机会想夺回管家权,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明兰母亲卫小娘因难产而死,当时是林小娘管家,明白人都知道,林小娘肯定有责任,盛纮也生气,把林小娘身边的婢女小厮打的打卖的卖。

但林小娘的说辞,真是让人找不出错处,天天给卫小娘送好吃的,不让卫小娘干活,这哪里有错啊。

林小娘还主动承认,是自己管家不严,才出现这种种问题。

反正,几番话一说,盛纮又原谅她了。

事情一出,大娘子首先想的是,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夺回管家权。

唉,大娘子真的太天真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去管家权,又怎么能夺得回来呢。

她越夺,越暴露自己急躁的缺点,盛纮反而越不会把管家权交给她。



02

大娘子不清楚的,她的女儿华兰很清楚。

卫小娘死后,华兰来看母亲,问大娘子打算怎么处置卫小娘的后事。大娘子说:一个买来的妾,叫人打一口薄棺材草草葬了了事。

华兰却告诉她,你这个主母要亲自操办,并且厚葬。

大娘子又想到了自己的管家权,问女儿:我的管家权怎么办。

华兰说,你只管好好操办卫小娘的后事,只字不提管家权的事儿,只跟爹爹说,卫小娘可怜。

大娘子完全是懵的,像差生听优等生讲题,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好在她很听女儿的话,知道女儿跟着老太太长大,是聪明智慧的。

所以,卫小娘的后事,大娘子真的一手操办了,而且厚葬了卫小娘。不但如此,卫小娘娘家人过来讨说法,也是大娘子应付的。

而且她牢牢记住女儿的话,坚决不提管家权的事。跟盛纮聊天时,说得也是卫小娘可怜,没有福气。



盛纮也跟着感慨了一番,感慨完后,跟大娘子说,娘子心善,这次把卫小娘的事办得妥妥当当,还是你值得依赖啊,以后还是你管家吧。

大娘子再次一脸懵,完全不敢相信,就这么轻轻松松夺回了管家权?她可什么都没说啊。

要不说大娘子天真可爱呢,真是一点心眼都没有。

盛纮虽然自私又糊涂,但他有一个最大的诉求,那就是盛家的脸面,不管任何时候,盛家的脸面都是第一位的。而盛家想要有脸面,家里和气又是第一位的。

至于谁委屈谁不委屈,那都不重要,他要的就是家宅安宁。

谁能让家宅安宁,他就让谁管家。

大娘子那个急脾气,脑子又简单,再加上林小娘在旁边使坏,估计没少干糊涂事,肯定是弄得家宅不宁,盛纮才把管家权交给了林小娘。

结果林小娘也是个不省心的,儿子胡乱赌不说,还在管家期间让卫小娘丢了命。这时候,盛纮就得重新考虑一下,管家权到底怎么分配。



按照正常逻辑,他可能会维持现状,毕竟,林小娘犯了错,大娘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啊,何况,大多数时候林小娘更让人省心。

按照大娘子一惯的套路,这个时候各种落井下石,明着暗着抢管家权,肯定在盛纮心里又会减几分,更不会把管家权给她。

没想到,大娘子这回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提管家权,没有落井下石,还把卫小娘的后事办得圆圆满满,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也给盛家长了脸。

这件事让盛纮意识到,关键时刻,还是大娘子识大体上得了台面,能够让家宅安宁。

所以,他终于决定把管家权交给大娘子。



03

这里也有老太太半分功劳。

为什么说半分呢,因为老太太也跟盛纮提了,让大娘子管家。

但我们知道,盛纮是没有把嫡母放在眼里的,想必他当初把管家权交给林小娘时,老太太也阻拦过,但他还是交了。

所以,老太太这个时候提,作用没有多大,顶多加半分。主要还是大娘子这次表现太好,让盛纮在心里认同。

华兰还是挺厉害的,她早就知道,母亲之所以失去管家权,就是因为进退失度,脾气暴躁,她自己就是一出戏,能闹得家宅不宁呢。

现在林小娘犯了错,闹得家宅不宁了,大娘子只需要在这个时候安静一点,有担当一点,盛纮就会发现,还是大娘子最适合管家。



大娘子最大的问题,是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只能一味儿地放狠话,一味地发脾气。这种情况下,她越去争夺,就越得不到。

第3个回答  2021-02-24

华兰本是盛家的嫡长女,从小便乖巧懂事,也颇受父母的宠爱。虽说华兰的母亲王夫人是个心直口快、毫无城府的女人,但是由于华兰从小跟在老太太身边教养,也未曾习得她母亲身上的诸多恶习。

到了华兰出嫁,嫁的也是高门大户,夫君是忠勤伯爵府的嫡次子。说来,算是盛家高攀了。自家的女儿高攀,表面上是嫁的风光,面子上是好看了,但是里子却不如面子上那么好看——小门小户的女儿高攀,被婆家欺负了,也只能自己忍着。

每每回门,虽王夫人是个粗心的,但自家亲生的姑娘怎么不知道心疼,看着华兰又比上一回回门瘦了,王夫人便知道自家姑娘被那刁钻的婆婆欺负了,王夫人又忍不住对“红狼”发了火。

懂事的华兰回门之后,自然不会把自己受婆家欺负了的事情往父亲母亲跟前说,她只好跟妹妹们说说自己的委屈。自己的妹妹如兰又还不懂事,墨兰打小就不与她亲近,也只有跟明兰说些贴己的话。

明兰知道自己的大姐姐在婆家不好过,心里挺心疼的。她知道自己这个大姐姐是个善良的,自己和卫小娘没少受到华兰明里暗里的照拂,于是明兰为大姐姐出了个主意:要给华兰公公纳一个小妾。

当然这个小妾也不能随随便便纳,首先要通过别人之手来说这门亲事,这样才能让正妻袁夫人无话可说,也没办法把这小妾随便发卖了。其次,这小妾还要明理贤惠,这样才能斗得过袁夫人。

华兰觉得妹妹这个法子可行,她也是个行动派,立马就去实施了这个办法。她通过跟忠勤伯爵的姐姐寿山伯夫人商议之后,寿山伯夫人也觉得可行,于是着手为弟弟纳个贤良淑德的妾室。

从前文的剧情回顾中,我们即可知道,忠勤伯爵府中的很多人都苦袁夫人久矣。不然不会华兰一提议,寿山伯夫人就同意了。可见,袁夫人是多么不得人心。

托袁夫人的福,张氏未纳进门,就已经收揽很多人心了。若张氏不作妖,斗赢袁夫人只是小意思。

袁夫人以往的作风是拎不清,蛮不讲理。而这张姨娘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两者一对比,忠勤伯爵就更爱往张姨娘屋里跑了。

张姨娘年轻貌美,承宠不久就为忠勤伯爵诞下一子。老来得子,忠勤伯爵更是对张姨娘宠爱得不得了。

在得了人心,也有了可以依仗的靠山之后,张姨娘就要发力了,不仅要绊倒袁夫人,还要拿下管事权。

但是华兰进府的时间要比张姨娘早,对袁府上下的关系也清楚得很。但是华兰却对管事权没有心思,只想分府别院,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张姨娘虽然根基尚浅,但重在辈分高,本身聪慧贤良,又得忠勤伯爵的偏爱。这管事的权力自然是落到了她的手里。

第4个回答  2021-02-23

管家权一直是王大娘子和小妾林噙霜斗争的焦点,她们都想把“管家权”死死拿捏在自己手里。

管家具体管那些事情呢?古代官宦人家事情很多,诸如一家子的吃喝拉撒、下人们的月钱、其他高官府里的红白喜事送礼、过节人情来往、家里其他杂务的支出等等。当然如果有心计,可以从中捞点儿油水,《红楼梦》中凤姐就常拿下人们的月钱去发放高利贷,自己从中挣钱。

管家管理得严格,是件得罪人的事情,会遭到下人们的嫉恨,不定什么事儿上给自己使绊子;如果管理得松了,下人们偷懒耍滑,吃酒赌博,也会耽误事情。管家要想管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1.

华兰是盛家的大女儿,高嫁到袁家伯爵府,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华兰的婆婆不喜欢她,明里让她管家,其实就是类似于老妈子、杂役,她还得拿自己的嫁妆往里面贴补一些钱。

这里面有很多委屈。而且华兰该生孩子了,肚子还没动静。盛老太太就邀请自己的好闺蜜贺老太太来京,明面上为给自己看病,其实是请贺老太太给华兰调理身子。

华兰

在盛老太太看来,华兰没必要管那个家,早晚是嫡长子承袭爵位,没有华兰丈夫什么事儿。她现在尽心尽力管家,不落好不说,还招得大家讨厌。华兰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她自己不想也不会从管家从捞钱。谁家都有本龌龊账,也许袁家根本就没有多少钱,早就入不敷出了呢,反倒让华兰拿自己的嫁妆往里面贴钱。

再说,华兰善良仁厚,管得下人次数多了,下人们也烦她。也就是盛老太太说的“管家三年,猫狗都嫌”。

所以,老太太让华兰,哭着求着也要把管家权交出去,自己早点养好身体,生个孩子,才是好日子。

傻乎乎的王大娘子,开始一听要华兰交出管家权还觉得惋惜。因为这是她的心头之痛,她觉得管家是有面子的事情,谁管家谁就有话语权。

02.

王大娘子是盛家明媒正娶的正室,按说盛家本来就该她管家。盛老太太已经年老不想管家,可是林噙霜有手段,把盛紘哄得很开心。管家权就落在了林噙霜手中。她就有了“职务之便”,开始利用管家权对付卫小娘。

卫小娘是王大娘子买了来,用来对付林噙霜的。谁知道王大娘子,并不对卫小娘负责,简直是害了她。

林噙霜掌握管家权之后,下人们很听她的,给卫小娘不够分量、甚至劣质的碳,设计陷害小蝶,把她弄走,然后再害卫小娘。

管家权在她手中就是一把“利剑”。也是她向大娘子示威的“法宝”。

她用管家权,可以让自己的儿女吃穿好一点儿,手里有更多的银子花。

王大娘子一直想拿回管家权,是因为这是她的面子问题。她一个正室,却被小妾欺压了这么多年。

盛紘“宠妾灭妻”,让她成了满京城的笑话。她一直都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出气,每次惩罚林噙霜之后,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拿回管家权。

03.

既然管家里面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盛老太太又很喜欢明兰,那她为什么给盛紘推荐让明兰管家?不怕明兰被家人嫌弃?

先来看让明兰管家发生时的事情背景。盛紘因为儿子长枫在饭局上瞎谈论里宫里的储君之争,被扣留在皇宫一天一夜没回家,林噙霜打算变卖家产以自保,王大娘子抓住了她,她就在盛紘面前说出了王大娘子和娘家妹妹放印子钱的事情。

在盛紘看来俩人都不是真心对盛家好。都不配拿着管家权。而盛老太太年事已高,不想费这个心思管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另外,老太太知道明兰早晚会嫁到富贵人家做正室,她不允许明兰做小妾的。早晚会用到管家的知识,所以就想让明兰提前学习一下。

明兰

更重要的是,她想让明兰议亲的时候,增加这个孩子的分量。如果明兰能把家管好,在议亲的时候,这也是她有能力的表现。

如兰是盛府嫡女,有王大娘子呵护,自然能得到一门好亲事。而墨兰是林噙霜的掌上明珠,有她为墨兰筹划,一定也嫁得不错。满京城都知道林噙霜过得比正室还体面。明兰的母亲已经死了,她没有兄弟姐妹,是个孤女,只能靠老太太替她筹划了。

之前,明兰、如兰、墨兰小时候她们都争着要养在老太太跟前。盛老太太是勇毅侯独女,是个有人品、有智慧的老太太,养在她跟前的华兰行事见识就很不一般。

04.

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盛老太太的选择是对的。明兰嫁给顾廷烨,因为独立门户,家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她亲自管。

那段在盛家管家的经历真的是帮助了她。让她明白了一些账目和人情世故。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

管家是一件累人的事情,需要花费很多心思,也需要很多的智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管家绝对不是一件逞能的事情,管家人首先必须有能力,还得有威严,能降服得住下人。

所以,世间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管家这件事情,有的人适合,有的人就不适合。

万事不必强求,谁有能力做得好,谁有能力让大家都过得舒坦,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就值得拥有管家的权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