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美军空袭利比亚行动代号

如题所述

  “黄金峡谷”行动.
  在1986年,美国就发动了突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海空军以电子战飞机为先导,首先压制干扰对方的防空系统,尔后再出动大批战机实施精确打击,仅用18分钟就达成了作战目的。这次成功的作战也被认为开创了现代“外科手术”式的作战模式。

  战争导火线
  “黄金峡谷”行动,是美国为维护其在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利益,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于1986年4月15日对利比亚实施的海空联合打击行动。
  利比亚自1951年独立以来,一直与美关系密切。1969年,卡扎菲上台后,开始奉行反美亲苏政策,利美关系由此恶化。1986年3月,美实施“草原烈火”行动,击沉利军导弹艇5艘,摧毁利军制导雷达数部。
  为报复美国,利比亚的恐怖组织于当年4月2日和5日,分别制造了美环球航空公司飞机和西柏林拉贝勒迪斯科舞厅爆炸事件,炸死炸伤百余名美国人。

  美国的决策
  4月6日下午,里根在白宫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再次“惩罚”利比亚问题。会议在分析前苏联动向,排除前苏联直接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后,迅速作出了再次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的决策,并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劳负责拟定作战计划。
  4月9日晚,克劳向里根呈交作战计划。根据里根指示的两项原则,该计划提出以第6舰队“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的A一6舰载攻击机和美驻英拉肯希斯空军基地的F一111F战斗轰炸机为主对利比亚的5个目标实施夜间空中突袭: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西迪比拉勒港兵营、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班加西民众国兵营、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据悉该处停放有米格一23飞机。另外还有两个目标,即:美认定的恐怖分子阿比尼达尔的驻利办事处和利比亚情报局总部大楼,因靠近居民区,在征询撒切尔夫人意见后放弃。
  该计划建议选用2000磅(907公斤)GBU一10型激光制导重型炸弹对阿齐齐耶兵营和卡扎菲住所实施精确轰炸;以500磅(225公斤)“迟钝”(非制导)减速炸弹轰炸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以500磅MK20“石眼”激光制导集束炸弹突击贝尼纳军用机场;以“百舌鸟”和“哈姆”反雷达导弹攻击利防空雷达设施。在兵力运用上贯彻以最短的暴露于敌的时间,对目标投入最多的兵力的原则。
  对上述计划,里根当晚即表示原则批准,并引用古代西班牙人冒险深入中美洲深山峡谷的黄金城,成功找到黄金的传说,命名这次作战行动为“黄金峡谷”行动。

  交战双方的战前准备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里根一方面选派美驻联合国大使,与撒切尔夫人有良好私人关系的沃尔特斯为总统特使赶赴英国与撒切尔夫人磋商;同时,亲自致函法国、西班牙通报其袭击计划,要求允许美国战斗机飞越两国领空。
  撒切尔夫人除建议取消后两个袭击目标外,对利用英国空军基地作战表示完全支持。但法、西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同意为美国战斗机提供空中走廊的要求。这样美国空袭作战的航程将不得不由2200公里增大为5180余公里。
  从4月10日起,美即按作战计划要求,调整了兵力部署。10日,美取消了第6舰队“珊瑚海”号航母编队原定的换防计划,令其留在地中海待命。11日,美命令第6舰队两个航母编队利用夜暗,隐蔽地驶向地中海中部海域,准备参加攻击行动。13日,美紧急增派10架KC一10加油机由本土飞往驻英空军基地待命。同时,驻英国空军基地的美战术空军第3航空队的F一111F战斗轰炸机,以代号为“老练的民族”的空中作战演习为名完成了作战准备。为应付意外,美还向英在塞浦路斯南部的阿克罗蒂里空军基地派出30架F一4战斗机。同时下令“企业”号航母编队由印度洋驶入阿拉伯湾。
  4月14日,里根最后批准空袭作战方案,决定当日下午7时开始空袭行动。从决心报复,到制定计划,与盟国协商,调整兵力部署,到实施袭击,前后仅用了8天时间。
  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为了保存实力,卡扎菲将400架战斗机秘密转移到邻国苏丹,将一些军用运输机由沿海转移至内地沙漠,关闭了边境上的几处雷达站,加强了某些重要目标的防空,将军队撤离兵营,同时将外国技术人员和工人作为人质集中到油田,其中包括1000名美国人。卡扎菲于4月14日上午9时通过电台宣布,利比亚“已经严阵以待”,“如果美国人胆敢进攻利比亚,就将使他付出比越南战争更为惨重的代价”。
  作战经过
  14日17时,里根向此次作战的总指挥第6舰队司令凯尔索中将下达了执行“黄金峡谷”作战计划的命令,决定总攻开始发起时间为利比亚时间15日凌晨2时(以下均为利比亚时间)。
  14日19时,凯尔索从地中海中部水域“科罗拉”号旗舰上给驻英国空军基地的美国第3航空队和在地中海西西里岛附近水域待命的第6舰队“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编队下达“立即行动”的作战命令。
  通过空中集结、远程奔袭、海空会合、第一轮攻击波、第二轮攻击波,至15日2时12分,空袭结束。前后持续时间共18分钟,其中主攻时间仅11分钟。
  这次空袭作战,美共出动空、海军各型飞机150余架,投弹100余吨。按预定计划摧毁了卡扎菲指挥所及其住地等5个重要军事目标。计摧毁利比亚防空雷达站5座,炸毁利军用飞机14架,重创波音一727飞机1架,炸伤米格一23、米一8、米一24、伊尔一76飞机多架。炸死100多人,炸伤600多人。卡扎菲本人无恙,但他年仅1岁半的养女哈娜被炸死,2个儿子受伤。

  美军突袭作战的特点
  锡德拉海湾之战是一场以突袭与反突袭为主要内容,作战目的、参战兵力、持续时间和交战空间都十分有限的局部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美国的决策指挥、兵力运用、组织作战方面都反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
  美军两次作战都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敏感性:美军称这种行动为“战略性战斗行动”(属于战役行动的范畴)。作战双方都由最高统帅直接控制。里根对开战时机、作战原则、参战兵力、打击方式与打击目标等实行全程控制。
  美军两次突袭行动涉及海军和空军两大军种,五六个兵种。在作战中,太空有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对战场密切监控,高空有战略侦察机、预警机实施侦察指挥,中空有EA一6B电子战飞机实施电子压制,在战区上空有F一14、F/A一18分别以双编队在4500米高度上盘旋警戒,在航母和海岸之间有直升机盘旋飞行,两艘航母分别停泊在两个战区以北海面,实施指挥和战勤保障,水下有攻击潜艇巡逻游弋。在F一111战斗轰炸机远程奔袭过程中,有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有F一4战斗机负责途中空中掩护。发起攻击前后有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的电子干扰,有F/A一18、A一7负责压制和摧毁利军防空雷达。海、陆、空、天、电密切协同,高、中、低空,远、中、近程,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强大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攻防体系。
  在法国、西班牙拒绝提供空中走廊的情况下,美空袭飞机从驻英国空军基地起飞,长途奔袭,行程5188公里,途中4次空中加油,创造了现代空战的新纪录。
  在空袭作战中,美军发挥了电子战优势。美分5个层次对利军进行了电子战,控制了战区制电磁权,为空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是在空袭发起前一两个小时,E一2C预警机便升空实施电子侦察;二是在主攻发起前10分钟左右,电子战飞机利用强大的干扰功率对利防空系统电子设备进行集中压制,致盲对方雷达;三是在主攻发起前6分钟,A一7攻击机和F/A一18战斗攻击机进入干扰带,以60米高度在敌雷达盲区超低空飞行,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利防空雷达和机场通信塔台;四是在轰炸过程中,电子战飞机始终实施“电磁护航”;五是各种参战飞机均装备了机载自卫电子干扰系统,可各自进行自卫电子侦察。
  在两次空袭作战中,美大量使用了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集中使用了GBU一10型激光制导炸弹、“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和MK20“石眼”激光制导集束炸弹等。其中GBU一10型激光制导炸弹,重2000磅,理论误差仅1米。

  评析和思考
  美利锡德拉湾之战引起世人的认真思索和普遍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有:
  第一,高技术战争已初露端倪。
  第二,高度自动化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三,“制电磁权”的争夺日益具有战略意义。
  第四,“外科手术式”打击将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样式。
  第五,现代战争对军队的战备训练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