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帝顺序及年号分别是?

如题所述

1、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年号武德。

2、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位23年,年号贞观。

3、唐高宗李治(628-683),前六年号永徽,后更改为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号为嗣圣。

5、睿宗李旦(662—716),年号文明。

6、武则天(624-705),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7、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8、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号为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号广德、永泰、大历

10、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1、唐顺宗名李诵(761-806),年号永贞。

12、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号元和。

13、唐穆宗李恒(821—824),年号长庆。

14、唐敬宗李湛(809-826),年号宝历。

15、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号大和、开成。

16、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号会昌。

17、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号大中。

18、唐懿宗李漼(860-874),年号咸通。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0、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21、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

以唐代为例,简述皇帝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一、尊号

尊号又称“徽号”。中国古代皇帝生前加尊号,是唐代形成的惯例,自高宗李治称“天皇”开端以后,其后武则天六受尊号。及中宗李显复位,沿而不改、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皆有尊号。

如武则天垂帘听政之际,加尊号曰“圣母神皇”,其意尚明,及建周称帝,尊号由“圣神皇帝”,一加再加,历称:“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策金轮大圣皇帝”。

二、年号

制定年号的根据,无非“章述德美、昭著祥异,或弭灾厌胜,计功称伐”而已。由此可见,年号之设制,不仅反映专制君主自尊之意,而且也与天时人事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如果精心推敲,无疑可以从年号中窥见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乃至某一位皇帝的特色。

唐代诸帝所制年号,其根据亦不外乎于此。如太宗以“三正在旦,万国来廷,长世之术既弘,惟新之命方始,体元居正,令则其时”,遂改元“贞观”。年号的制定往往反映了一种政治思想,自然与当时的政治状况密切相关。

唐代的年号当属韦后乱政时最为混乱,自武则天以皇后身份干政以来,至玄宗登基,其间五十余年,频易年号,如显庆、麟德、乾封、上元、仪凤、永隆等等,

这些年号称神颂功,不为不美,平均约一年半左右就换一个年号。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几乎一年一换,甚至一年几换。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政治状况,却显然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三、谥号

皇帝死后加谥,以称其功德,其制古已有之。不过,在唐代以前,谥号一般只有一字,偶有多者,也不超过两个字。到了唐代,不仅皇帝生前尊号愈增愈繁,死后谥号也越拉越长。

唐朝初年,谥号尚不甚繁琐,高祖李渊为“大武皇帝”,太宗李世民仅谥为“文皇帝”。高宗李治、中宗李显,谥号亦不过两个字。至睿宗李旦死后,谥曰“大圣玄真皇帝”,谥号开始复杂化。

及玄宗死后,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猛增至到七字。肃宗死后,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又加两字,成为唐代诸帝初谥之最。

四、庙号

皇帝死后,不仅要制定谥号,以表尊崇,而且还要建庙立号,以备祭祀。庙号的确定,既要符合宗法制度的习惯,又要考虑皇帝的功业德行,建庙立号的原则,早在三代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三代之制,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

唐代皇帝自李渊、李世民庙号称高祖、太宗,其余照例称“宗”。不仅如此,唐代诸帝不仅照例称宗,而且似乎并不满足。宪宗李纯死后,嗣君及礼臣表颂其功德,竟欲以“祖”称之。唐代诸帝不仅自己称祖称宗,而且为不得嗣位的太子追封帝号,建庙立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9

1、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年号武德。

2、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位23年,年号贞观。

3、唐高宗李治(628-683),前六年号永徽,后更改为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4、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号为嗣圣。

5、睿宗李旦(662—716),年号文明。

6、武则天(624-705),年号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7、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8、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号为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号广德、永泰、大历

10、唐德宗李适(779-805),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11、唐顺宗名李诵(761-806),年号永贞。

12、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号元和。

13、唐穆宗李恒(821—824),年号长庆。

14、唐敬宗李湛(809-826),年号宝历。

15、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号大和、开成。

16、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号会昌。

17、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号大中。

18、唐懿宗李漼(860-874),年号咸通。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20、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21、唐哀帝李柷(904-907),年号天佑。

开国统一,唐高祖李渊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一说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北魏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陇西李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后代。

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隋末发生民变。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式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