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如题所述

汉字的拼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最初用来为汉字服务的拼音方案是外国人设计的。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始创有系统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叫做《西字奇迹》,后来又有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等人创制的各种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现在的中老年人还记得,当年学习英语时,中国的地名人名,如“北京、天津、上海、”拼作Peking、Tienchin、Shanghai。你可以看出,这样的拼音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地名人名不求甚解,就像我们用普通话说的外国地名人名也并不是外语准确发音一样。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的国际标准,我国的外交文件和新华社电讯稿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的地名和人名,才终结了用威妥玛式拼音和邮政式拼音拼写中国地名和人名的历史。如今,我们还能在“中华香烟、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商标和标牌上见到CHUNGHWA、CHANGYU、MOUTAI、CHINGHUA、PEKING这些旧拼法,其实它们早就应该改为汉语拼音了。
真正供普及教育并被普通百姓使用的拼音是民国初年诞生的注音字母(又叫注音符号)。今日之中老年人大概还记得,那时的拼音是这样的汉字笔画式的:ㄅㄆㄇㄈㄉㄊㄋㄌ……(今天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里还可以看到)。
在古代没有拼音的时候,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给文字注音,一种是反切,用两个汉字表达一个读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另一种方法是直读,选一个简易的同音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4
1、对于上一位的解释增加一点,反切是什么时候查一下应该早过明朝,所以开头说最早明朝开始的不准确。
2、最早应该是鸠摩罗什(公元344-413)法师造,为了把佛经翻译成中文,无法翻译的用音。具体怎么拼我不懂,请高人指正。后才有反切。
第2个回答  2007-07-20
建国以后,经人大提议,国务院批准同意使用
第3个回答  2021-03-04

第4个回答  2020-02-10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6年2月拟订,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并正式推行。
古人没有汉语拼音,他们用直音法或反切法给汉字记音,即用一个字给另一个字注音,或者用两个字同时给一个字注音。后来又发展出注音符号,即像日文的那种注音符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