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红眼睛病在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是叫什么

如题所述

  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即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它是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科一韦氏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常在春夏季节暴发流行。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烫,烧灼,畏光,眼涩。紧接着眼皮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重者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力即可清晰。假如细菌感染影响到角膜(黑眼珠)时,出现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红眼病的传染特点是:
  (1)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后1~2天内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2)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产生的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
  (3)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4)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方式是:①接触患者。如家里人互相接触,医生检查病人(如翻眼皮等)。②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洗脸用具),或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③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④接触病人用过(污染)的眼药水等。
  有人一见眼睛发红,就说是得了红眼病,这种说法对吗?其实这话是很不全面的。造成眼睛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结膜经常暴露在眼球外部,易受微生物及异物侵袭,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眼睛发红。但是,还有许多非炎症性的因素也可以使眼睛发红。比如由于揉眼、碰伤,引起结膜小血管破裂所致的结膜下出血,可以是一片片出血,或全结膜下出血,眼睛呈现暗红或鲜红颜色。临床上常见的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急性充血性青光眼,都是所谓的红眼睛病。 另外,常见不影响视力的红眼睛病还有其它类型的结膜炎,如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或浅层巩膜炎等。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冲洗眼睛。由于结膜囊内分泌物聚集,每天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或用中草药水剂洗眼或湿敷。如蒲公英60克,水煎,每日洗眼2次;鲜生地30克,捣烂,湿敷在眼睑上,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可减轻眼睑及结膜水肿。
  (2)点眼药水。选择有效抗生素眼药水,根据病情轻重,可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药1次,常用眼药有1∶10000青霉素眼药水、0.25%氯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0.5%卡那霉素、0.5%新霉素眼药水、0.25%庆大霉素眼药水以及诺氟沙星眼药水等。晚上临睡前可涂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以防分泌物粘着眼睑。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清除,将眼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3)如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效果不好,为减轻炎症反应,可适当应用0.5%可的松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或应用1%~2%硝酸银溶液涂擦睑结膜,每日1次或隔日1次。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抗生素。
  (4)当结膜炎症控制,分泌物消失后,仍需继续点眼药1周左右,以防止复发。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
  (5)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0.1%肽丁胺乳剂、0.1%疱疹净、4%吗啉呱或0.05%环胞苷眼药水等点眼,每日2~3次。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它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
  (2)红眼病流行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其场所去(如游泳池、电影院、商店等)。
  (3)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池的公共用品要注意消毒(煮沸消毒)。
  (4)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可应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以防被传染上红眼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