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

如题所述

由震源激发的纵(横)波经地下传播并被人们在地面或井中接收到的地震波,通常是一个有一定长度的脉冲振动,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前节讨论的位移位或位移解。该式是一个函数表达式,它描述了介质质点的振动规律,应用信号分析领域中的广义术语,可称为振动信号,在地球物理领域称为地震子波。对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振动信号,描述其特征的有振动幅度(简称振幅)A、振动频率ƒ(或周期T)、初相位φ,若考虑信号随空间变化,则还有波长λ或波数k。称用于描述地震波振动特征的参数A、ƒ、T、φ、λ、k为地震波动力学参数。所谓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就是由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来体现的。以下讨论以球面纵波为例。

1.3.3.1 球面纵波的传播特点

球面纵波的位移解为式(1.3-15),在位移解UP的表达式中,其振动幅度既与传播距离r2、r有关,又与震源函数Φ(t)及Φ′(t)有关。分两种情况讨论。

1.3.3.1.1 近震源情况

当靠近震源时,r比较小,有条件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可见在近震源时,质点位移UP与震源函数Φ(t)成正比,与r2成反比。

1.3.3.1.2 远震源情况

当波传播远离震源时,r比较大,这时有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在远离震源时,质点位移UP与震源函数的一阶导数Φ′(t)成正比,与传播距离r成反比。

综合两种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近源区,质点振动规律(波函数)主要由震源函数Φ(t)确定,而在远震源区,质点振动规律主要由Φ′(t)确定。说明随着传播距离r的变化,地震子波函数在不断发生变化,也说明了地震子波的复杂性。

2)在近源区,位移振幅与r2成反比衰减,且衰减较快。在远源区,位移振幅与r成反比衰减,衰减较慢。当r很大时,地震波振幅逐渐趋于稳定。

1.3.3.1.3 波前、波带及波尾

通常地震勘探是在远离震源区的位置观测地震波,因此,在上述讨论远震源情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讨论有关波前、波带和波尾的概念。

已知远离震源时,质点位移函数由震源函数的一阶导数Φ′(t)确定,而Φ′(t)又是由Φ(t)确定的。按照胀缩点源的定义,假设点源是一脉冲震源于t=0时开始作用,作用延续时间为Δt,则震源函数Φ(t)为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其一阶导数Φ′(

)可表示为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由式(1.3-21)Φ′(

)的存在条件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当t=t1时,波动在空间的存在范围是

VP(t1-Δt)≤ r≤VPt1 (1.3-24)

r1≤ r≤ r2 (1.3-@25)

式中:r1=VP(t1-Δt),r2=VPt1,Δr=r2-r1=ΔtVP

该式的含义可用图1-2表示,即波从O点出发,经t=t1-Δt时间到达r1点,再经Δt时间到达r2点。由于波的振动延续范围为Δr,故当r2点开始振动时,r1点振动正好停止。因此,称r2点为波前,以r2为半径的球面为波前面。称r1点为波尾,以r1为半径的球面为波尾面。称r1到r2之间正在振动的部位为波动带,简称波带。这样可由波前面、波尾面将无限大空间划分为3个区域:r≤r1称为波尾区,表示波动已停止的区域,代表了波后的状态;r1<r≤r2称为波动区,表示波动正在进行的区域;r>r2称为波前区,表示尚未波动的区域,代表了波前的状态。

在波动区,由于位移UP是由震源函数的一阶导数确定,所以相邻质点的位移状态是不相同的,有部分相邻介质可能是相互靠近,形成介质的局部密集带,称为压缩带。而有些介质彼此分开,形成局部疏松带,称为膨胀带。这些压缩带和膨胀带不间断交替更换,使地震波不断向前传播,这就是纵波(胀缩波)的传播特点。

图1-2 波前、波尾及波动带

1.3.3.2 地震波的波剖面和振动图

地震波传播除速度外主要与两个参数有关,即时间(t)和空间位置(r)。分别考虑:当时间一定时,不同位置质点的位移状态;或当位置不变时,质点随时间振动的情况,可得出波剖面和振动图的概念。

1.3.3.2.1 波剖面

考虑波动带内的情况,当时间t=t1时刻,观察波动带内沿波传播方向(r)各质点的位移状态图形,称为波剖面。若用正值表示压缩,用负值表示膨胀,则波剖面可用图1-3(a)表示。

在波剖面中,正峰值称为波峰,负峰值称为波谷,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为视波长λ,λ的倒数为视波数

1.3.3.2.2 振动图

在波动区内选一质点P,由于波动中膨胀和压缩是交替进行的,所以对P点而言位移也是正负变化的,观察质点P随时间的位移变化状态可用图1-3(b)表示。

则称该质点随时间的位移图形为振动图。振动图的极值(正或负)称为波的相位,极值的大小称为波的振幅,相邻正极值(或负极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视周期T,视周期的倒数为视频率

。视波长λ与视周期的关系为λ=T·V。

图1-3 地震波的波剖面和振动图

在地震勘探中,是将检波器放在地表或地下(井中)某一位置接收地震波,所以地震仪接收的单道记录为振动图,而由空间阵列检波器接收的多道记录包含了振动图和波剖面两部分。

1.3.3.3 地震波的能量和球面扩散

地震波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由物理学中的波动理论可知,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能量等于动能Er和位能EP之和。设波通过的介质体积为W,介质的密度为ρ,对简谐振动来说,则波的能量E可用下式表示:

E=Er+EP∝ ρA2ω2W (1.3-26)

式中:A表示波动的振幅,ω=2πƒ,ƒ表示波的频率。

上式说明,波的能量与振幅平方、频率的平方及介质的密度成正比。于是包含在介质中单位体积内的能量,称为能量密度e: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定义单位时间通过介质面积S的能量为能流通量,则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波的能量为能流密度或波的强度I,因为实际地震勘探是在波前面的单位面积上观测波的能量信息的,如果时间dt内通过面积dS的能量为e·υ·dt·dS,则波的强度I为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式中:V为速度。所见波强度是正比于波的振幅平方、频率平方及密度和速度。

现在我们来研究球面波的能量密度。图1-4表示一个从中心O发出的球面纵波的波前示意,两个球面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以r1、r2为半径的球面与以Ω为主体角的锥体相交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相交域内锥体的侧面积为S3。由于球面波沿r方向传播,S3中无能量流通,波仅是从S1面流入,从S2面流出,因此,通过S1面和S2面的能流通量应相等,即有: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式中:IS1、IS2分别为S1面和S2面的能流密度。显然有关系: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从以上两点可得出结论:①波的强度 I 与传播距离成反比;②波的振幅 A 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图1-4 球面波能量密度示意

形成这种关系的物理解释是因为随着传播距离r的增大,球面越来越大,在能量守恒的条件下,相同的能量重新分配在越来越大的球面上,这必然造成能流密度I随r增大而减小,I越小,振幅A也随之减小。把这种现象称为球面扩散或几何扩散。球面扩散不存在能量损失问题,仅是能量重新分配,这种能量变化与地下岩石弹性参数无关。

1.3.3.4 地震波的谱分析

在上述讨论中已知,地震波场可用振动图和波剖面描述,而振动图和波剖面的特征是由几个动力学参数A、ƒ(或T)、φ、λ(或k)表示。怎么才能知道地震波的频率成分或波数,傅里叶(Fourier)变换是进行地震波频谱和波数谱分析的数学工具。

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设时间域非周期函数(振动图信号)为x(t),则x(t)的傅里叶变换为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式中:X(ƒ)为频率域复函数,称为x(t)的频谱。由于复函数可表示成

X(ƒ)=Xr(ƒ)+iXi(ƒ)=| X(ƒ)| eiφ(ƒ)=A(ƒ)eiφ(ƒ)(1.3-33)

其中

地震勘探原理、方法及解释

A(ƒ)称为x(t)的振幅谱,φ(ƒ)称为x(t)的相位谱。由振幅谱可知道时间函数x(t)中包含的简谐波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简谐波的幅度值,由相位谱可知道参与叠加x(t)的各频率简谐波的初相位。以上过程为振动图的频谱分析。若将振动图换为波剖面函数,仿照以上方法,则可完成波剖面的波数谱分析。通常对二维地震记录做二维傅里叶变换,即可一次完成频波谱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1

地震波是地震产生并在地球内传播的力波,其动力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波速: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的速度随着介质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P波速度最快,S波速度次之,而表面波速度最慢。2. 波长:地震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由于频率不同,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波长。3. 频率:地震波的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固定点的波峰数。由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产生时的机理不同,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频率特征。4. 能量:地震波传播时会释放能量,能量大小与地震的强度有关,因此测量地震波的能量可以用来评估地震的强度。5. 极化方向: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使岩石的颗粒振动,岩石颗粒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这个方向被称为振动极化方向,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振动极化方向。6. 衍射和衍射:地震波在穿过介质变化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地震波通过障碍物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