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和同情心哪个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题所述

心理学上,对于同理心的认知和认识是一个深入发展的动态过程,初步结论是: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理解、预知别人的情感,并且能够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处境,客观而冷静的去感知对方的感知,关怀对方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同理心的心理历程是相当复杂而有序的。

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同理心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运用时,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又有着特指。

它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同理心有四大特质:

1. 将心比心:能够将当事人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他人,并以此作为处理工作中人际关系、解决沟通问题的基础。

2. 感觉敏感度:具备较高的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感受的能力,能够通过表情、语气和肢体等非言语信息,准确判断和体认他人的情绪与情感状态。

3. 同理心沟通:听到说者想说,说到听者想听。

4. 同理心处事:以对方有兴趣的方式,做对方认为重要的事情。”

综上而言,同理心处理问题造成的伤害是最小的。反观同情心,它是一个美好的品性,但目前似乎人们都厌恶泛滥的同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9

我认为是同理心。首先「同理心」与「同情心」两个词,个人喜欢这么看待「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心情」。相信大家有听过一句话,会有人这么说:「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但好像不太听到有人说:「我不需要你的理解」,可能我们都是很希望被人理解的,能站在我的立场替我着想,而不是用你悲悯的心态来看待我。同理心是一个很强大的特质,当置身其中某一事件时,能迅速的换位思考,不会马上选边站,会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去理解对方的诉求,理解对方的处境立场,进而为对方找出一个合适的建议或解决之道。在感情上也是,情侣之间观点上难免误会摩擦,有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因而产生冲突对立,为了吵而吵,双方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是真理,急于使对方臣服于下,但如果使用同理心,或许冲突很快就能解决。

第2个回答  2020-03-19

同理心更能解决问题

讲“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前提,是以善良为出发点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你抱着一种“你看你当时对我就只有同情,没有同理心”的态度,去看待别人曾对你表现出的善意,那请出门右转不送。因为不论对方表现出的是同情还是同理,我们其实都应以感激的心情回馈对方对我们的关心才是。

我曾向一位朋友提起,我很羡慕他的一种特质,几乎每个人都愿意与他深谈。比如对待同一个我们都知道不会成交的销售,我的态度生硬,充满着质疑和挑战,而对方跟他交谈时明显觉得积极,充满希望。当我看到很有“身份”的“大牛”啃着干面包开会的时候,我觉得“他好惨”,而朋友却说“也许他乐在其中”。

直到前不久,我偶然间看到第一条回复提到的那个“同理心的力量”的视频,联想到我和他对待事物的区别,才似乎找到了那个决定性的问题。

这段视频告诉我们,同理心的四个主要特征:

√ 接受观点

√ 不加评论

√ 看出他人的情绪

√ 尝试与之交流

我们老生常谈“换位思考”,也讨论为什么有人可以很受欢迎。我想,无非是别人与他们在一起时感觉愉快。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将心比心,体谅别人心情的善良。在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让对方纾解心结,感到温暖,这种技能除了天赐,也许也可以修炼get。

第3个回答  2020-03-18
区别:
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同情心和同理心,都需要从小培养,但是很多父母会将两者混淆,同理心比同情心程度更深,因而更难达到,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之心。同理心,是能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实际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当听到他人遭遇不幸时,有同情心的人会说:“我真的替你感到难过。”
但是有同理心的人却会这样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同理心是牵涉两个人的互动过程,必须认真地倾听,而且了解、接纳对方的感觉,这是一种认同他人体验的态度。同理心是一种关心与爱的艺术,是高情商的表现。
不过,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出来的。英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发展同理心:不嫉妒,不攀比。在和孩子的玩耍中,父母可以有意将这些引入游戏中,加深孩子的体会。这对孩子情商的培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扩展资料:
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义和高级层面。
同理心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A-0: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同理心的起始是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倾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倾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理心 百度百科-同情心
第4个回答  2020-03-18
琼瑶说:“人,活在自己的悲哀里还比较容易,活在别人的同情里才更艰难。”

因为别人的同情只会让一个人更加自卑。当别人跌入谷底的时候,你是付出同情心还是同理心?

同情是居高临下式的怜悯,同理是愿意在黑暗的时候给你一个拥抱。对于一个人而言,当面对生命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伤病和痛苦时,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份想要维护却无法顾及的尊严,他们会担心: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家人会不会嫌弃自己?
自己真的成为所有人的负担吗?

这时候对他们而言需要的不是怜悯和可怜,而是拥有被当作正常人一样看待的尊严。

虽然他们也不能理解彼此的行为,但是他们尊重对方的生活。而一段关系中,最舒适的相处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和做自己的自由。

我们都没有能力让对方从他的困境中真正走出来,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同理心让对方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因为同理心让彼此更亲近,而同情心却让双方更加疏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