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用PKPM生成梁配筋图后,梁的截面 和配的钢筋如何优化?

还有就是为什么扭剪不满足为什么别人把梁支座改为铰接,麻烦解答啊.

梁的截面优化,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梁的截面大小让钢筋的配筋率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按照我的经验,梁一侧受力纵筋的配筋率在1%~1.5%是比较经济的,超出这个范围越多,就越不经济,要么用的混凝土偏多,要么钢筋用的太多。

以PKPM生成的施工图为基准,钢筋的优化余地不大,因为这个施工图基本上就是满足配筋量的最小配筋方案了,要优化也只能在一些风格习惯上修改。只有悬挑梁上部钢筋应该加强一下,个人认为在计算配筋量的基础上增加40%~100%比较安全。

关于铰接的问题,那是偷懒的做法。
次梁一旦和主梁铰接,主梁自然就不会因次梁产生扭矩了。而主梁一旦和柱或者墙铰接,主梁基本上就无法传递地震力,因此产生的剪力和扭矩就会大大减小。这样一来原本难以调整的模型一下子就变得“顺利”了起来。
但我是不推荐这样设计的,因为这会改变结构的受力计算假定----改的只是假定,而现实则没有改。所以将会出现计算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可能引发严重或者不严重的问题。事实上现浇混凝土结构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铰接,为了保证计算和实际情况尽量相符,请不要随意设铰。

如果设了铰,尤其主梁设铰,请务必重新计算位移角、位移比和周期。因为这些都会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31
配筋时,钢筋库里的种类多,生成的配筋结果就比较多,钢筋库选的种类少,生成的配筋结果又比较不经济,所以最好生成之后自己手动配筋。
把梁支座改成铰接,一般是次梁,或者是不重要的梁,可以允许出现塑性铰。有一些设计人员习惯在这些位置设置铰接,也可以使设计更加经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