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

如题所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4期)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中国社会保障报告:现状评估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文对社会保障做出了非常精确的定位。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第二,
      社会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第三,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
      从民生角度来讲,社会保障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发展进程中是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民生保障安全网,没有社会保障,我们就可能生活在各种风险之中。在收入分配方面,中央明确共同富裕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由于初次分配需要强调效率,要走向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靠再分配,而社会保障是关键性的再分配制度安排。此外还有以慈善公益事业形态的第三次分配,它总体上可归入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要调节收入分配结构,还需要依靠社会保障。最后,社会保障是经济运行的减震器。
      实践证明,我们在遭遇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时,通过加大社会保障的调节力度和发展力度,不仅率先走出了危机,而且很快恢复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第四,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可以发现,没有社会保障,国家不可能长治久安,人民也无所谓福祉。因此,社会保障事实上
      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世代福祉。
      报告建议,对于构建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
      应该坚定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尊重,坚持三大原则,找准四大着力点:
      首先,以高质量为出发点,持续提高共享份额,持续加大再分配力度。
      其次,尊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国情。
      不以客观规律为由超越国情,也不能以国情为由扭曲规律。遵循好互助共济、政府主导的客观规律。
      除此之外,
      要坚持贯彻共建共享、公平取向和可持续发展这三大原则。
      最后,在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抓好四大着力点:
      第一,
      加强统筹规划与协同推进,关注的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
      第二,
      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对于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适应它;
      第三,
      完善体系(补齐短板)与缩小差距,尽快补上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短板,针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缩小;
      第四,
      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法治化,只有法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可以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安全的预期。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各位专家针对未来我国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做出的努力进行了交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认为,
      加强和改进社会保障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行动。
      具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反贫困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消除贫困是实现富裕的第一步。
      合理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
      促进社会财富不断积累,能够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而缩小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促进了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但是我国的社保制度仍然存在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保障不到位、某些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不强、某些制度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从三方面优化我国基本社保制度:
      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保障制度的定位要准确,保障标准特别是待遇标准要适度,并且项目体系要完善。
      第二,要改进基本保障的制度设计,
      要强调公平性、可持续性以及它的运行效率。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医疗、教育、照护服务等相关服务的提供才能实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认为对于共同富裕和社会保障的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科技带来了一定的支撑。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关键性问题:
      首先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难度比较大,
      对中央地方两级的积极性,怎样提高整体的水平都带来了挑战。
      其次是城乡之间、不同行业单位之间存在差距。
      最后,
      在构建养老保险的三支柱中还有较大的压力。
      在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汪泓认为社会保障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在整个社会经济过程中,为劳动力的健康就业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起到了重要压舱石的作用,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保障的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分析了养老保险的贡献,并且指出了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改进建议。在养老保险的贡献方面,如果没有养老金制度,企业还要包办员工的生老病死,
      从这一点讲社保或者养老金使国企真正从行政附属物摆脱出来,变成了市场主体。
      此外,
      养老金制度把人解放出来变成了真正的劳动者,也推进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最后一点,
      养老保险构建起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养老网和安全网。
      但是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关注的点。首先,
      养老保险制度要处理好精算中性和再分配的关系,掌握好两者的边界。
      并且养老金制度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作用,要掌握好宣传尺度。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
      要关注可持续性和公平性之间的关系,掌控好激励措施和福利保障的边界。
      此外,关注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强实践探索,
      并且在推行过程中注重法制化,注意构建起养老保险制度与财政之间的防火墙。
      最后,
      把握好制度改革的阶段性,处理好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生产要素作用。对于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要把握好其反贫困、“终身躺平”、再分配和保险的功能,做好四个功能之间的非均衡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从供给需求和资源配置出发来分析这一问题。
      社会安全网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公平上,但是也要看到经济学研究的激励机制,让付出更多的人得到更多,这是促进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和制度安排。
      我们在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网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它的来源和供给。另外在涉及资源分配的问题时,其来源、分配和运用都需要有一个协调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此外制度设计要兼顾公平性和效率,要区分引导分流,借助经济学的一些原理来提高现有的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而言,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们既要重视需求,同时也要重视扩大供给。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调整的情况,要把高质量、高收入、持续的社会保障的需求与相关政策做好协调,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