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的来历、分布情况

如题所述

貌似跟黄帝有关吧,是黄帝的一个后代的分支。 

一、张姓起源:

战国时期的《世本》曰:“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唐《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修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言:“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当时的韵书《广韵》也说:“张姓本轩辕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后世的张姓家乘谱碟多沿用此说。

依据上述文献记载,我们似可看得出一些结论,张姓是黄帝的后裔,得姓始祖是挥,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他的部族世代掌管弓箭的制造,因而得姓张。

二、张姓的分布和迁移

张姓是一个极富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家族。他们不负其先祖黄帝轩辕氏赐给他们长、弓徽记时的厚望,数千年来,迈着坚毅的步伐,扛着家族那面具有军武之威的旗帜,勇敢而欢欣地走向神州大地。他们用弓与矢,用血与火,在亚纵横驰骋亚东部这块迷人的大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描绘着自己家族神奇的拓荒蓝图,书写着自己雄壮的迁徙发展史。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徒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徒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察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徒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列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化足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徒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之后张姓一直默默无闻,氏族的迁徙路线也不明,可能已悄悄迁入了山西。直至西周宣王(公元前827一前782年在位)时期,在陕西地区才又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面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就进入了“天府之国”四川,张姓族人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鲜明,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在战争中纷纷建功立业,封侯赐爵。由此,张姓迅速蔓延到齐鲁燕代,由关中闯入四川,西进甘肃纵深,张骞出使西域,贯通丝绸通道,安定宁夏的守边卫疆。从而,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其发展之迅猛是其他姓氏所不可比拟的,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涉河北入江苏,渡过天堑长江,首次进入江南。西汉末,张姓已经渗透到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张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有雄厚张氏基础的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族人通过渤海湾首次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唐宋时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随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排在王、李之后,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分布之第一大省是山东省,约占全国张姓总人口的14.5%,占山东总人口的1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四川、河北、陕西五省,这五省张姓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55%强;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这五省的张姓又集中了27%。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河南、四川、陕西为中心的四大块张姓聚集地,而福建、广东和广西是当时张姓人口稀少的地区,三省大约仅占张姓总人口的5%。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宋、元、明近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张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此600年中张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仅为14%,净增加了7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13.4%)、浙江(12.7%)、江西(10%)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山西(9.5%)、山东(7.7%)、河北(6.8%)、陕西(6.2%)、河南(5.1%),这五省的张姓又集中了35%。江苏一跃成为张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13.4%,占江苏总人口的6.8%。南方张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广东、广西、福建的张姓人口已经超过了宋朝,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近9%。而宋朝的张姓大省山东、河南和四川在明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左右。

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600余年,张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张姓人口主要向湖广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三、现在的分布情况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8500万,为全国第三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张姓人口由560万激增到8484万,增长了15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张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l 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6%强;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这六省又集中了28%。山东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9.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界,东部为高密度的张姓区,西部为低密度的张姓区。张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辽宁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区。

在近600年期间张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特别是向山东和渤海湾地区的回迁。同时,黄河以北的张姓人群也向东北地区移民。

张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张姓在北方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7—11%。在陕西、宁夏、甘肃东部和武威地区、青海西宁地区、内蒙古中部、河北、山东北部、辽宁、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南地区达到15%以上。在华北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高达9—11%,而陕甘宁三省交接地区是最高的,该比例在11%以上。西北和西藏人口稀少,仅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和喀什地区的移民中,张姓在当地汉族中是主要的同姓群体。而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5—7%。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云南西部、广西西北、广东中东部、江西西南部、台湾等地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5%。海南、广东西南部、广西中东部的比率最低,仅1—3%。

在大城市里,张姓人口的分布也不均匀。所据统计,在北京,张姓人占总人口的9.1%,居第三位,而在上海,张姓人只占总人口的6.46%,却居第一。

据专家研究:张姓人群与血型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分布主要呈现出地域的特色。东北三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是张姓的高密度分布区。这一地区张姓人口大约3700多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43%弱。其中B型比率为26—35%,约有1200万人;A型比率为26—30%,约1000万人;而O型比率为29—34%,大约1100万人。

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大部、青海东部是张姓的又一高比率的地区。这一地区张姓人口大约1900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2%。 B型的比率达27—33%,约600万;A型比率低于27—31%,约550万人;而O型比率在30—34%,约620万人。

四川和湖北是张姓的又一主要聚集地区,人口大约在1100万,约占全国张姓人口13%强。A型比率在31—35%,大约360万;O型比率在33—36%之间,大约在380万;B型比率25—27%,大约这部分张姓人口在290万。

沿长江南岸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是张姓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这带张姓人口大约在1000余万,约占总张姓人口12%强。其血型的特点表现为较高的A型和O型,较低的B型的特征。A型比率在29—33%,以湖南东北部最高,逐渐向东西养活,人口大约310万;O型比率在35—40%之间,人口大约380万;B型比率24—28%,从东到西频率逐步升高,人口大约260万。

福建大部和广东大部是张姓在南方省份中人口相对多的地区,张姓人口520余万,约占总张姓人口6%强。但这一地区的张姓的血型是以O型为主,O型的比率已达到38—42%,大约有210万;B型表现为低水平,仅23—26%,人口约130万;A型表现为低水平,仅26—30%,人口约在150万。

台湾、海南、广西、广东西部、福建东南部是张姓人口最少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张姓人口仅160万,约占总张姓人口不足2%。血型是以O型为主,O型的比率达到39—47%,人口大约70万左右;A型的比率27—29%,人口约在40万;B型在台湾最低,不足25%,广西和广东西部约在26%,海南升到28%,人口不足40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7
  一、张氏的来历: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3、得姓始祖
  张姓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二、张氏分布情况: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第2个回答  2012-03-11
问你爸
第3个回答  2011-09-01
一、张姓起源:
战国时期的《世本》曰:“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唐《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修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言:“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当时的韵书《广韵》也说:“张姓本轩辕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后世的张姓家乘谱碟多沿用此说。
依据上述文献记载,我们似可看得出一些结论,张姓是黄帝的后裔,得姓始祖是挥,挥是弓箭和网罗的发明者,他的部族世代掌管弓箭的制造,因而得姓张。
一、张氏始祖挥公世系简表
始祖黄帝,姓公孙,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国于有熊,号有熊氏,公元前2697~前2598在位。寿一百十一。娶四妃,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二子:玄嚣、昌意。
挥1→昧2→台骀3→伊源4→侯5→立芳6→坤7→敦吾8→郊9→仲熙10→吴光11→天杰12→钦若13→榆14→临15→宜16→阳17→安18→考19→承20→喾21→琦22→希23→燧24→秦25→还26→纯27→质28→康29→启30→立31→瑰32→秩33→庖34→颢35→洙36→逸37→都38→助39→须40→圆41→肖42→昶43→浚44→惠45→谊46→稳47→元48→正49→炳50→辰51→本52→灼53→衮54→灵55→宏56→道57→仲58→逸59→伯谦60→信明61→实62→禹臣63→元驭64→熙65→元叔66→奉义67→高陵68→宣武69→侯70→老71→君臣72→趯73→骼74→进明75→孟谈76→柳朔77→开地78→平79→良80→不疑81
(挥公自得姓张以来,其裔孙生生不息,在中华大地上繁衍至今160余代,上列81世为大多数张姓共同始祖。)
三、张姓的分布和迁移
张姓是一个极富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家族。他们不负其先祖黄帝轩辕氏赐给他们长、弓徽记时的厚望,数千年来,迈着坚毅的步伐,扛着家族那面具有军武之威的旗帜,勇敢而欢欣地走向神州大地。他们用弓与矢,用血与火,在亚纵横驰骋亚东部这块迷人的大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描绘着自己家族神奇的拓荒蓝图,书写着自己雄壮的迁徙发展史。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徒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徒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察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徒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列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化足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徒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之后张姓一直默默无闻,氏族的迁徙路线也不明,可能已悄悄迁入了山西。直至西周宣王(公元前827一前782年在位)时期,在陕西地区才又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面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就进入了“天府之国”四川,张姓族人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鲜明,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在战争中纷纷建功立业,封侯赐爵。由此,张姓迅速蔓延到齐鲁燕代,由关中闯入四川,西进甘肃纵深,张骞出使西域,贯通丝绸通道,安定宁夏的守边卫疆。从而,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其发展之迅猛是其他姓氏所不可比拟的,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涉河北入江苏,渡过天堑长江,首次进入江南。西汉末,张姓已经渗透到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张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有雄厚张氏基础的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族人通过渤海湾首次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唐宋时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随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排在王、李之后,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分布之第一大省是山东省,约占全国张姓总人口的14.5%,占山东总人口的1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四川、河北、陕西五省,这五省张姓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55%强;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这五省的张姓又集中了27%。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河南、四川、陕西为中心的四大块张姓聚集地,而福建、广东和广西是当时张姓人口稀少的地区,三省大约仅占张姓总人口的5%。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宋、元、明近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张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此600年中张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仅为14%,净增加了7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13.4%)、浙江(12.7%)、江西(10%)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山西(9.5%)、山东(7.7%)、河北(6.8%)、陕西(6.2%)、河南(5.1%),这五省的张姓又集中了35%。江苏一跃成为张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13.4%,占江苏总人口的6.8%。南方张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广东、广西、福建的张姓人口已经超过了宋朝,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近9%。而宋朝的张姓大省山东、河南和四川在明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左右。
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600余年,张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张姓人口主要向湖广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8500万,为全国第三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张姓人口由560万激增到8484万,增长了15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张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l 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6%强;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这六省又集中了28%。山东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9.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界,东部为高密度的张姓区,西部为低密度的张姓区。张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辽宁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区。
在近600年期间张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特别是向山东和渤海湾地区的回迁。同时,黄河以北的张姓人群也向东北地区移民。
张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张姓在北方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7—11%。在陕西、宁夏、甘肃东部和武威地区、青海西宁地区、内蒙古中部、河北、山东北部、辽宁、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南地区达到15%以上。在华北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高达9—11%,而陕甘宁三省交接地区是最高的,该比例在11%以上。西北和西藏人口稀少,仅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和喀什地区的移民中,张姓在当地汉族中是主要的同姓群体。而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5—7%。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云南西部、广西西北、广东中东部、江西西南部、台湾等地区,张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5%。海南、广东西南部、广西中东部的比率最低,仅1—3%。
在大城市里,张姓人口的分布也不均匀。所据统计,在北京,张姓人占总人口的9.1%,居第三位,而在上海,张姓人只占总人口的6.46%,却居第一。
据专家研究:张姓人群与血型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分布主要呈现出地域的特色。东北三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是张姓的高密度分布区。这一地区张姓人口大约3700多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43%弱。其中B型比率为26—35%,约有1200万人;A型比率为26—30%,约1000万人;而O型比率为29—34%,大约1100万人。
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大部、青海东部是张姓的又一高比率的地区。这一地区张姓人口大约1900万,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2%。 B型的比率达27—33%,约600万;A型比率低于27—31%,约550万人;而O型比率在30—34%,约620万人。
四川和湖北是张姓的又一主要聚集地区,人口大约在1100万,约占全国张姓人口13%强。A型比率在31—35%,大约360万;O型比率在33—36%之间,大约在380万;B型比率25—27%,大约这部分张姓人口在290万。
沿长江南岸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是张姓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这带张姓人口大约在1000余万,约占总张姓人口12%强。其血型的特点表现为较高的A型和O型,较低的B型的特征。A型比率在29—33%,以湖南东北部最高,逐渐向东西养活,人口大约310万;O型比率在35—40%之间,人口大约380万;B型比率24—28%,从东到西频率逐步升高,人口大约260万。
福建大部和广东大部是张姓在南方省份中人口相对多的地区,张姓人口520余万,约占总张姓人口6%强。但这一地区的张姓的血型是以O型为主,O型的比率已达到38—42%,大约有210万;B型表现为低水平,仅23—26%,人口约130万;A型表现为低水平,仅26—30%,人口约在150万。
台湾、海南、广西、广东西部、福建东南部是张姓人口最少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张姓人口仅160万,约占总张姓人口不足2%。血型是以O型为主,O型的比率达到39—47%,人口大约70万左右;A型的比率27—29%,人口约在40万;B型在台湾最低,不足25%,广西和广东西部约在26%,海南升到28%,人口不足40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