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这个词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汉奸”一词的来历

从字义上理解,汉奸应该是指汉民族的败类,但仔细一想,却又好像也并不一定是这么回事。《辞海》给“汉奸”下的定义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因此,“汉奸”这词还有个古今、专利之分(只属于中国人的专利)。

汉奸这词起源何时,恐无法考证,但西汉以前肯定还不曾出现过,因为那时还没有“汉”;甚至汉朝以后到北宋以前恐怕也不存在这个词,因为在历史记载的一些民族败类中,秦桧以前统称“败类”,秦桧以后才有“汉奸”这个词出现。

不但字义上不够清晰,而且在应用上有时也很困惑。按照定义去理解,历史中有些应该被归入汉奸行列的人物,却并没有人骂他们汉奸;有些一直在骂着的汉奸的,却还真有些情有可原。

譬如说范文成。满清能够灭李、灭明,他的作用实不可低估;但他是汉人无疑吧?而且当时的满清尚不能算“中华民族”。但后人有骂他汉奸的吗?另外如洪承畴、祖大寿,后人除对他们所表现的气节不屑外,也没见什么骂他们呀。

而同一时期的吴三桂却是人人皆骂的大汉奸。但看看吴三桂做汉奸的历史,有些却实处无可奈何。当时大明、大顺、满清三足鼎立。以兵力计,李最多,号称百万;明次之,但已不足自保;满最少,却也有十万。而吴只有区区四万兵马,想要立足而保明,非联李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无有独身的。但无论是那种选择,他都受制于人,非两全之策。而且从名节上讲,投清是背明,落汉奸之骂;降李则背主,负不忠之名。

吴三桂也选择过忠君,领命后他卷甲赴关阻清,但明被李忘,崇祯已吊死煤山;想护南明弘光,又鞭长莫及自己还无可退路。他选择过投李,但农民军入城后,疯狂捕拷明朝降官,大肆抢掠金帛美女;更何况,他老父遭刑讯,爱妾被霸占,亲属受凌辱。他选择过成仁,却又被部将所劝,而且成仁也决不是一件轻易下得了决心的事,对道学家来讲,成仁是可以保住名节,但作为一个三军统率,他手下有四万将士,自己成仁了,他们什么办?这种不负责任也不是大丈夫的所为。试问一下,倘若换了其他人处在此种境地,又能够怎样?他没得选择但又必须选择,而无论他怎样选择,反正横竖不会是好人。此等尴尬,不是身处其中之人,恐怕永远不能体会。

更为复杂的是,据现代学者考证,吴三桂当时降清(本意是想联清),是想用明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的京畿地区换取清兵来灭大顺,以期达到清、明南北而治。这也是“阶级仇”超过了“民族恨”,和南明弘光政权“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场基本一致。

从以上历史条件来看,吴三桂也算是“时势”逼就了他这个“汉奸”,和范文成、洪承畴、祖大寿比,实在也算有点委屈。

但这种委屈却并不是理由,因为当时汉民族被异属所蹂躏,终归是由于他的降清起了关键作用。吴三桂的被归入汉奸(而且是中国十大败类之一)也属应该。

再来看看被我们骂得最狠、最久,且具有卖国贼代名词的秦桧。即使再过上百年、千年,秦桧的汉奸罪名恐怕也无法洗刷。但倘若你深入到秦桧当时所处的环境,却也恐怕有许多他自己想申诉的理由吧。

关于秦桧是内奸,许多书中均有这么一说。但说归说,证据却并不充分,人们大多只是从秦桧的所作所为推断而定他可能是内奸;而秦桧的这些所作所为,难道真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其他人就没有责任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13
“汉奸”的由来:汉奸一语,肇于汉初御胡,行于两宋抗金,复兴于清末列强侵华,大盛于伪满及抗日时期矣.按汉奸,据清人《汉奸辨》云“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

汉奸,《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汉奸”这 个词,字典这样解释:原指汉族的投敌者,后泛指卖国求荣、效忠外敌的叛逆者。
当前,“汉奸”的所指对象包括秦桧、范文程、洪承畴、施琅……这些在明末清初背叛自己的民族的汉人。”

“汉奸”的构词法相当奇特.由于“奸”字有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的义项,譬如“奸臣”.现在的人也往往认为,“汉奸”的字面解释就是出卖汉族利益的人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07-07-25
自三国当时的谋士很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谓之明正言顺,自诩为汉,刘备亦为汉室正统,所以把曹操派去刘备那边的奸细说成汉奸,其实其本意说奸细不是正统的汉室。
第3个回答  2007-07-24
来自三国,当时的谋士很多,所以刺探军情是常有的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谓之明正言顺,自诩为汉,刘备亦为汉室正统,所以把曹操派去刘备那边的奸细说成汉奸,其实其本意说奸细不是正统的汉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