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惊蛰、清明、白露小暑、寒露、处暑、雨水、春分、谷雨、芒种、大暑、大雪、霜降是今年的几月几日?

如题所述

立春是2月4日,惊蛰是3月6日,清明是4月5日,白露是9月8日,小暑是7月7日,芒种是4月21日,大暑是,6月10日,大雪是,10月28日,小寒是,11月28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1

立春、惊蛰、清明、白露小暑、寒露、处暑、雨水、春分、谷雨、芒种、大暑、大雪、霜降2019年的日期如下:

立春:2月4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惊蛰:3月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清明:4月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白露:9月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小暑:7月7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寒露:10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处暑:8月23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雨水:2月19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春分:3月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谷雨:4月20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芒种:6月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大暑:7月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大雪:12月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霜降:10月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3

立春、惊蛰、清明、白露小暑、寒露、处暑、雨水、春分、谷雨、芒种、大暑、大雪、霜降2019年的日期如下:

立春:2月4日,惊蛰:3月6日,清明:4月5日,白露:9月8日,小暑:7月7日,寒露:10月8日,处暑:8月23日,雨水:2月19日,春分:3月21日,谷雨:4月20日,芒种:6月6日,大暑:7月23日,大雪:12月7日,霜降:10月24日。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19

今年的立春在2月4日、惊蛰是3月6日、清明是4月5日、白露是9月8日、小暑是7月7日、寒露是10月8日、处暑是8月23日、雨水是2月19日、春分是3月21日、谷雨是4月20日、芒种是6月6日、大暑是7月23日、大雪是12月7日、霜降是10月24日。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气温也在一天一天的回暖,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是新季节的开始,在这天会有非常多的传统习俗呈现出来,送春牛、贴春牛图、咬春、戴春胜、抬春色等等,这些传统习俗里都代表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时候人们称为“启蛰”。我国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喉化痰之功效,且含丰富的维生素,特别适合在惊蛰期间食用。但是梨的性质寒凉,一次性不能吃太多。除此之外,民间还有祭白虎、蒙鼓皮、打小人等一些习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24

今年(2020年)的立春是2月4日、惊蛰是3月5日、清明是4月4日、白露是9月7日、小暑是7月6日、寒露是10月8日、处暑是8月22日、雨水是2月19日、春分是3月20日、谷雨是4月19日、芒种是6月5日、大暑是7月22日、大雪是12月7日、霜降是10月23日。


扩展资料:

一、2020年二十四节气日历表

2020年小寒时间:1月6日,05:29:59,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十三

2020年大寒时间:1月20日,22:54:33,农历2019年十二月(大)廿七

2020年立春时间:2月4日,17:03:12,农历2020年正月(小)十一

2020年雨水时间:2月19日,12:56:53,农历2020年正月(小)廿六

2020年惊蛰时间:3月5日,10:56:44,农历2020年二月(大)十二

2020年春分时间:3月20日,11:49:29,农历2020年二月(大)廿七

2020年清明时间:4月4日,15:38:02,农历2020年三月(大)十二

2020年谷雨时间:4月19日,22:45:21,农历2020年三月(大)廿七

2020年立夏时间:5月5日,08:51:16,农历2020年四月(大)十三

2020年小满时间:5月20日,21:49:09,农历2020年四月(大)廿八

2020年芒种时间:6月5日,12:58:18,农历2020年四月(大)十四

2020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5:43:33,农历2020年四月(大)三十

2020年小暑时间:7月6日,23:14:20,农历2020年五月(小)十五

2020年大暑时间:7月22日16:36:44,农历2020年六月(小)初二

2020年立秋时间:8月7日,09:06:03,农历2020年六月(小)十八

2020年处暑时间:8月22日,23:44:48,农历2020年七月(大)初四

2020年白露时间:9月7日,12:07:54,农历2020年七月(大)二十

2020年秋分时间:9月22日,21:30:32,农历2020年八月(小)初五

2020年寒露时间:10月8日,03:55:07,农历2020年八月(小)廿一

2020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6:59:25,农历2020年九月(大)初七

2020年立冬时间:11月7日,07:13:46,农历2020年九月(大)廿二

2020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4:39:38,农历2020年十月(小)初七

2020年大雪时间:12月7日,00:09:21,农历2020年十月(小)廿二

2020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02:12,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二、二十四个节气

(1)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