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学习好的孩子是天生的,从小就知道努力上进!真的是这样吗?

如题所述

经常听到有家长说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其实这只是给孩子和自己不努力找个借口,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读书的料”,那些认为有人天生成绩好的观点,其实是谬论。

工作10几年,我基本上没有见过依靠天赋就能学好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考试制度下,仅凭天赋不可能成绩很好,套用一句流行语:你努力的程度,远远没到拼天赋的时候。

很多人误把后天的培养,当成了天赋,比如有些人到了高中说谁谁有学习数学的天赋,谁谁 有学习英语的天赋,殊不知这些都是前期大量积累和培养的结果。成绩好的学生,有这些原因,而这些原因都和天赋关系不大,主要源于后天的培养。

第一、有良好的家庭培养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太重要了,甚至可以说超过学校和老师的作用,中国的高考状元,多数出自教师或者公务员家庭,也充分说明这一点。中国那么多“神童”,很多人都认为是天赋,但是实际上只是他们比别人努力得更早而已,2岁的孩子,你还对他溺爱时,别人已经开始教孩子认字或者数数了,比如“神童”张炘炀,2岁半就认识1000多字,是因为他爸爸每天拿着木棍,走到哪在地上写到哪,才有了这样的结果;“神童”田晓菲4岁就能写诗,这是因为她父亲本身就是山大高材生,文学工作者。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第二、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今年高考,山东的“大胡子哥”火了,在一片哀嚎声中,他的数学竟然考了满分,如此优秀的数学成绩,靠的是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早在初一的时候,他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数学题,在他看来是游戏,是享受,没有烧脑,没有痛苦,于是在初二时,他自习完初中数学教材,初三时他开始自学高三教材,中考结束,他已经学完了高中数学课程。没有兴趣,很难学好,别人认为枯燥的数学题,他做题却感觉和吃好吃的一样快乐。

前两天聊天时,提到邻居家一个孩子学习很好,他在五六岁时,看到别人开挖掘机工作,就一直盯着看,问他为什么看,他说看看学会了,长大了也开挖掘机。因为有这种好奇心和兴趣,他在学习上也非常优秀。


第三、有目标,有追求,有榜样

在农村,大学生经常“成窝出”,有人说是祖坟的问题,其实不然。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没有文化,家里三个孩子,两个大学生,一个初中没毕业。老大因为干农活多,小小年纪被当成劳动力使用,所以讨厌干农活,所以努力学习改变命运。老二和老大年龄接近,处处以老大为榜样,老大会的他很快就会了,所以成绩也非常好。老三和两个哥哥年龄差距大,他没经历过老大的痛苦,也没有受到两个哥哥学习的影响,所以变得贪玩,不爱学习,最后没考上高中。


第四、有意志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往往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那些活泼的孩子,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比如老师的穿着打扮,老师对某个学生的态度等。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时期,他要求学生要沉下心,耐得住寂寞,所以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往往看上去比较老实,实际上是他们的意志力很强。

数学卷陈景润被称为“痴人”“怪人”,也被誉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在一间6平方米小屋里,耗去6麻袋草稿纸,他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心无旁骛、痴迷研究,他曾说“时间是个常数,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


再聪明的人,没有意志力,也不会取得成功,而意志力的培养,也和后天的因素有关。

所以,这些被往往被看作是天赋的东西,实际上多数都是后天的培养,因此过度强调天赋,其实就是为了给失败和懒惰找借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不是的,有些天赋可能是天生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后天努力要想孩子认真学习,家长要起到关键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11-03
是的,学习好的人打小就明白了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非常的努力学习。
第3个回答  2020-11-02
我觉得不是,没有人天生爱学习,都是家长教育的好,所以家里孩子不爱学习不能光打击他,而是应该尽量培养他学习的兴趣。
第4个回答  2020-11-17
普通人肯定是后天大于先天,但天才真的是天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