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试题, 附答案。

如题所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小猫可站在正在加热的高分子材料板上,这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 )
A.绝缘性强 B.导电性强 C.传热性强 D.绝热性强
3、下列有关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使人类对化学的认识由表象转化为内部本质
4、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人们的习惯动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科学道理。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和饮料瓶盖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置比较合理……………( )
A.正放 B.倒放 C.侧放 D.随便放
6、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是………………………………( )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9、(08•湖南益阳)下列现象中发生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一种是…………( )
A.鞭炮爆炸 B.食物变馊 C.冰雪融化 D.钢铁生锈
10、(08•安徽)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气体 B.着火点为450℃,易燃
C.沸点为-42.1℃,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1、(08•江苏盐城)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12、—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3、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6 mL B.肯定小于6 mL
C.肯定等于6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 mL
14、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 石棉网 ⑧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15、(08•广东肇庆)下面O2和CO2(固态CO2俗称干冰)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二、我会填答(共48分)
16、(7分)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⑴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
⑵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 ; ⑶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
⑷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 ;
⑸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 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17、(7分)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 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 的砝码,砝码要用 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盖。
18、(2分)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事,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过程是 ,判断是否刷净的标准是 。
19、(4分)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
⑴空气中含有水 。
⑵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
⑶酒精燃烧的产物中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水

20、(3分)物质的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 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或火焰。(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一般是:一光、二热、三生成)。试描述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

21、(4分)指出右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⑴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⑵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⑶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⑷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23、(07•福建厦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⑴物理性质: ;
⑵化学性质: ;
⑶用途: ;
⑷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⑸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 。
24、(8分)铁、铜、米醋、酱油、白酒、水、食盐和白糖等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如果将它们集中摆在你的面前,你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吗?若能,则请你思考,你的鉴别依据是什么?

三、我会探究(共12分)
25、(12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四、我会归纳、总结(共10分)
26、(10分)探究实验报告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目的:理解掌握蜡烛的有关性质知识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 等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点燃前 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 石蜡浮于水面
点燃蜡烛 蜡烛先熔化后气化,再燃烧;火焰明亮且明显分成三层
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蜡烛 火焰熄灭,灯芯上产生一缕轻烟 轻烟为蜡烛蒸气冷却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烧。
结论:在通常情况下,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稍有气味,熔点、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蜡烛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等。
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说明蜡烛是先气化,然后是石蜡蒸气燃烧,可用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后在尖嘴处点燃。根据是否能点燃,可推断上述猜测是否正确。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答案
一、(共30分)1、C 2、D 3 B 4、C 5、B 6、C 7、A 8、C 9、C 10、B 11、B 12 A 13、B 14、B 15、B
二、我会填答(共48分)
16、⑴F滴管 ⑵B试管 ⑶C蒸发皿 ⑷D烧杯 ⑸A量筒 ⑹E水槽、G集气瓶
17、外焰;最高;右;大;镊子;1/3;湿抹布
18、用稀碱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洗净,最后用抹布擦干 碗碟上没有水珠不成股流下即可认为洗净
19、⑴取一些冰块放入一只干燥的烧杯中,一会儿发现烧杯外壁有水滴出现。
⑵将盛有半杯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水面出现一薄层白色固体⑶点燃少量酒精,先将一只干而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出现水珠;另将一只内涂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出现白色。上述现象说明酒精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水。
21、(1)试管直立,试管应倾斜 (2)标签方向不对,应向着手心 (3)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离开,应紧贴 (4)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应倒放
22、(1)试管破裂 (2)读数不准(偏大或偏小)(3)试剂交叉污染(4)引起火灾(5)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23、(1)①淡蓝色气体;②具有强氧化性;③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⑷CO2 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⑸(合理答案即给分)。
24、试管外壁有水或受热不均匀;试管接触酒精灯灯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5、银白色的金属是铁,紫红色的金属是铜,有酸味的液体是米醋,有酱油味的液体是酱油,有酒味的液体是白酒,无色无味的液体是水,有咸味的白色固体是食盐,有甜味的白色固体是白糖。
三、我会探究(共12分)
26、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二氧化碳(CO2)含量的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O2)含量的不同;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的不同。
四、我会归纳、总结(共10分)
27、 澄清石灰水和干燥烧杯; 蜡烛密度比水小 ; 蜡烛熔点、沸点较低,烛焰的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内焰为石蜡已有部分燃烧,外焰为石蜡已完全燃烧,所以外焰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9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评价试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们经过这段时间与化学学科的接触,一定已经与它成了最好的朋友。第一次参加化学考试大家千万不要紧张,老师只是想通过你们做的检查大家掌握的如何,更是为了老师下一步与你们更好的合作!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班级: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徽州石雕  B.阜阳剪纸  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铁丝变曲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 )A、硬度小 B、熔点低 C、密度大 D、能导电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强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镁条减少 D、有白色固体生成8、“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衰竭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 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设计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易燃  C.沸点为-42.1℃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 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15、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锥形瓶二、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16、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并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说明锰钢的 大,它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17、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18、下列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填序号)①、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②、酒精燃烧③、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木棒受力折断19、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⑤硬度糖水和盐水 ;氧气和水 ;铜和铝 ;金刚石和玻璃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7分,其中第一空只要有一个顺序不对就不得分)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四、我会写(每个符号写对得2分,共12分)21、写出下列你熟悉物质的符号(请注意大小写的区分)物质名称水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镁条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评价试卷答案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AADDDBDBCABCB二、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16、硬度,物理17、物理,化学。18、④②③①19、④②①⑤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7分,其中第一空只要有一个顺序不对就不得分)20、(1)④①②⑥⑤③(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浮于水面,难溶于水燃着时 ①a,最高 。②水珠,变浑浊。熄灭后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四、我会写(每个符号写对得2分,共12分)21、化学符号H2OO2CO2PMgP2O5
第2个回答  2011-09-13
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既是物理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化成了蜡油,在蜡油中没有生产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因为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所以蜡烛燃烧也是化学变化。 镁用字母表示?水?二氧化碳?碳? 答;Mg,H2O,CO2,C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z恰唬wIt崹u专≠/u专≠/u专≠/rn支qk26532557762011-9-13 19:29:17
第3个回答  2011-09-18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 ..
别人帮得了你一时 ..
帮不了你一世啦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