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一词最早出现在

如题所述

“木作”一词最早见于北宋的《营造法式》

木作

夏商周时期木作业飞跃发展,门类丰富,分工专业,产生了《考工记》对木作技艺进行理论化总结的著作。战国、秦汉,中原地区把古代漆木器的制作、装饰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漆木器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更是建筑理论的巅峰时期,《营造法式》是木作技术与理论对世界建筑界、木作工艺界的伟大贡献。

一、营造法式

明清时期,木雕上承唐宋,在雕刻技艺手法还是创作题材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原地区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冠绝一时。

“木作”一词最早见于北宋的《营造法式》,是中华传统制木工艺的习称。木作又有大小之分,大木作指构造房屋之木架,小木作则概指木构家具及各类木器和精细的建筑装修。小木作后来进一步分为细木作、圆木作、雕花作、巧木作等。

木作涵盖了所有以榫卯结构和雕刻为基本工艺的中华木作艺术品,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高超技艺水平和独特价值观,是中华的民族文化瑰宝。由于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大木作”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现今“木作”一词多指“木雕”。

木雕涵盖范围极广,大至古建筑的雕梁画栋、飞罩、挂络、门窗格扇;小至联匾、陈设工艺品,中及台、几、案、架、床、橱、箱、桌、椅等家具。根据其应用及装饰的范围,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

二、中国木作

传统木作要求以木料的本质面貌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加工。

一件好的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特质,而木的内在特质除了包括木作的形状、结构、木料、工艺等,还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木雕价值的重点体现。木料不同于化工合成材料,它是源于自然馈赠和岁月磨练的有生机的材质。

不同树种的木料具备不一样的特性,或温和、或淳朴、或坚韧……这些不同品性的木料是木雕的文化根基,而木雕文化的精髓在于人类的智慧以及几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