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句

如题所述

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句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对偶

对偶体现了一种思维形式,即对称、平正、整齐、严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性格的特征,是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修辞形式。对偶修辞起源于先秦,后来这种修辞手法被文人墨客采用。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知识拓展:

许多成语、俗语、谚语都是对偶的结构,如“铜墙铁壁”“根深蒂固”“水深火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等等。

诗歌讲究语言形式工整醒目,声音和谐动听,因此常用对偶句。散文里适当用一些对偶句式,也能增添语言的韵律美。但是,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运用对偶,一定要服从内容的需要,不可生拼硬凑。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