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构建三全育人的原因分析

如题所述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思政课需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即三全育人。

1、全员育人:强化教育主体责任意识。全员育人要求教育主体都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思政课中,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他们需要共同参与到育人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实现最大化的育人效果。因此,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是全员育人的关键。

2、全程育人:保障思政教育连贯性。全程育人要求在思政课的各个环节都要贯彻育人的理念。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育人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思政教育的连贯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接受到有效的思政教育。

3、全方位育人:拓展思政教育空间。全方位育人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思政教育外,还要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各种场合都能接受到思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覆盖。

思政课三全育人的实施方法:

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明确党政群团、教学科研、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确立大思政格局,健全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发挥大思政教育主渠道优势,推动精神文化有魂,实现以文育人。通过发挥学校文化优势、构建文化育人模式,将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五种文化形式,与育人形式有效对接、全程引领,推进以文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和校企合作育人五项内容项目化,实现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三全育人目标。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对于新生,可以注重适应性和基础性的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注重专业性和拓展性的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对于大四、大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注重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帮助他们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定期开展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估等多种方式,了解思政课的教学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也要注重对三全育人实施方法的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实施方案。

加强与家庭、社会、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校友会、校企合作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社会、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