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句借代

如题所述

借代是文学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借用事物的代表、特征、标志、具体化、工具或泛称名称来替代本体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目的。


一、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代表船。


二、特征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故乡》中的“圆规”,以杨二嫂的特征细脚伶仃来代指她;《梅岭三章》中的“旌旗”,以标志代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用具体的事物替代抽象的概念。如《梅岭三章》中的“烽烟”,原指边境的烟火,代指战争,使战争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


四、工具代本体,用装粮食的工具“囤”代替缺粮的状态,以“亮了囤底”代指粮食已尽;用做饭的工具“锅”代替没饭吃的状态,以“揭不开锅”来表达。


五、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如《最后一次讲演》中的“李公朴”,代指不怕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人们。


借代手法通过巧妙运用,能以小见大,以简驭繁,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文学创作中,借代手法常被广泛运用,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修辞手段。


扩展资料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而借代句,就是指运用了借代手法的句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