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和蜜袋鼯的区别

如题所述

1. 形态特征:蜜袋鼯,源自澳洲新几内亚和南澳洲,主要在树上生活,以树蜜为食。这种动物身体两侧有滑行膜,从手腕延伸至脚踝,便于在树间滑行。蜜袋鼯,也称蜜袋鼠,拥有蓝灰色的绒毛外衣,尖耳朵,大眼睛,体型小巧,腹部奶油色,背部有显著的黑斑条纹。鼯鼠,又称飞鼠,是鳞尾松鼠科中鼯鼠族的统称,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全球有34种,中国有16种,其中3种为中国特产。鼯鼠的飞膜使其能在树间快速滑行,但由于缺乏鸟类产生升力的器官,它们只能在树与地面之间滑翔。鼯鼠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热带和温带雨林中,已发现有43个不同种类。由于过度猎杀,鼯鼠种群面临灭绝风险。
2. 价格:蜜袋鼯和飞鼠在价格上存在差异。一般而言,蜜袋鼯的价格较高,一只普通蜜袋鼯约值400元人民币,而一只普通飞鼠的价格约为100元。
3. 生活习性:蜜袋鼯主要在树上活动,是夜行性动物,夜间活跃,白天休息。它们是群居动物,群体由一只主导的雄性、两只次级的雄性和四只成熟的雌性组成。蜜袋鼯的笼子宜为直立型,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地板上可铺木屑,寒冷天气时可用小毯子或黄灯保持温暖。需严密监控笼子以防宠物攻击造成伤害。由于体型小巧,需防止其逃至储柜下方或室外。飞鼠主要栖息在温带和寒温带的山地林区,独居或双居,树栖,能在树枝间滑翔达50米。它们在傍晚和夜间活动,白天也可能活动。没有冬眠习性。在高树洞中筑巢,离地面3米以上,圆形,内铺苔藓、枯草和羽毛。4至6月间繁殖,春秋换毛。
4. 生长繁殖:蜜袋鼯每年可交配2至3次,怀孕约3周,每次产1至3只幼崽。飞鼠在4至6月间繁殖,每年一次,每次产2至4只幼崽。蜜袋鼯原产于澳大利亚,属于有袋目,繁殖不易,因此珍贵。日本鼯鼠继承了老鼠特性,属于啮齿类,与蜜袋鼯不同,不会磨牙,也不会咬伤人。鼯鼠寿命7至10年,蜜袋鼯平均寿命15年。蜜袋鼯尾巴细长且毛茸茸,而日本鼯鼠尾巴较粗且短。蜜袋鼯不常见,因此价格昂贵。作为杂食性动物,蜜袋鼯除了吃高蛋白食物外,还喜欢吃树蜜和水果。野生蜜袋鼯会捕食各种昆虫以补充蛋白质,因此也有“蜜袋鼠”之称。鼯鼠食性不挑,除了吃坚果、水果、植物嫩芽和昆虫外,还会捕食小型鸟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