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下安徽和江苏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什么区别?

比如说亳州和苏州
地理环境指土质,地势,气候指温度雨水干旱情况

安徽和江苏所处维度大致相同,两个重要的地理界限都从两省经过,北面秦岭淮河一线,南有长江划分。秦岭淮河以北是苏北和皖北。皖北苏北的地形土壤,气候类型甚至生活环境大致相同。秦岭淮河以南与长江之间这一块属于江淮地区,算是南北过渡带。长江以南就是典型的江南地区了。
亳州属于皖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属于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要小于800毫米,半湿润地区,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摄氏度,属于暖温带。土壤多是黄壤,主要是旱地,种植小麦为主。属于北方地区。
苏州属于江南水乡,以平原为主,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要大于800毫米,湿润地区,冬季最低气温高于0摄氏度,属于亚热带。土壤则以红壤为主,主要是水田,种植水稻。属于南方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7
苏州
自然地理
  经纬:市中心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2′   气候: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地形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山脉 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0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还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水系: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亳州
自然环境
  亳州地处北温带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四季分明,涡、蒙、利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仅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境内的煤炭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煤种也非常优越,有焦煤、肥煤、瘦煤、1/3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等煤种;其中,焦煤、肥煤、瘦煤这三种稀缺煤种的储量占总储量的80%以上。亳州盛产中药材,自古就有"药都"之称。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道地中药材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20多个品种,亳芍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左右,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个品种。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涡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流经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上接中州,下通江淮,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证。
地质环境
  亳州市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 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
气候环境
  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 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 ,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亳州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旱涝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水文环境
  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左岸自谯城区牛集镇灵子门行政村代桥自然村首先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 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
第2个回答  2012-03-03
安徽穷,苏州有钱,差别不大,都是棕壤。地势除了安徽南部徽州其他都是大平原。降水安徽少点,温差大点。安徽也干一些
第3个回答  2012-02-27
都是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在地理上属于南方,而且江苏和安徽特别近,没什么太大区别,江苏临海,降雨量教充沛,而安徽次之,而且江苏是平原大省,河川众多,而亳州则是典型内陆地区,至于土质,应该没什么不同,最多是江苏水田较多
第4个回答  2012-03-01
差别不大,都是棕壤。地势除了安徽南部徽州其他都是大平原。降水安徽少点,温差大点。安徽也干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