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上,假山怎么堆的?

是用一块一块的太湖石组成的吗?那粘合剂是什么?谢谢

假山也分不同种类和制作方法,有的是开凿自然岩石,有的是掇合成的,甚至还有像做雕塑一样塑出来的……LZ你说的这种应该是掇山,又称叠山。叠山材料有很多种,太湖石最有名,另外还有安徽巢湖石、广东英石、江浙的黄石等等……

古代的黏合剂制作材料虽然有很多种,但多大同小异,都是石灰加上一些东西,一般建材黏合剂都很像明清时期的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
而灰是熟石灰,这个必须有,熟石灰+泥土+沙或者熟石灰+陶粉+碎石,甚至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的组合方式。

然后,叠山之所以叫“叠山”,而不叫“黏山”(汗……),是因为在古代,它主要是靠工匠的高超技巧“叠”出来的,黏合剂只是辅助品。

古代匠师把掇山归纳为三十字诀:“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

“安”指安放和布局,既要玲珑巧安,又要安稳求实。安石要照顾向背,有利于下一层石头的安放。山石组合左右为“连”,上下为“接”,要求顺势咬口,纹理相通。

“拼”指聚零为整,欲拼石得体,必须熟知风化、解理、断裂、溶蚀、岩类、质色等不同特点,只有相应合皴,才可拼石对路,纹理自然。

“卡”有两义,一指用小石卡住大石之间隙以求稳固;一指特选大块落石卡在峡壁石缝之中,呈千钧一发、垂石欲堕之势,兼有加固与造型之功。

“钉”指用扒钉、铁锔连接加固拼石的做法。

“扎”是叠石辅助措施,即用铅丝、钢筋或棕绳将同层多块拼石先用穿扎法或捆扎法固定,然后立即填心灌浆并随即在上面连续堆叠两三层。待养护凝固后再解索整形做缝。

“垫”、“杀”为假山底部稳定措施;山石底部缺口较大,需用块石支撑平衡者为垫;而用小块楔形硬质薄片石打入石下小隙为杀;古代也有用铁片铁钉打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3
假山的立地位置和形状变化较大,所以采用的材料和方法也大有不同。比如有土堆的,水泥做的,利用太湖石组成的一般用在较精致的地方,大多以水泥连接。追问

在明代前,是没有水泥的啊,那怎么堆?

嗯,我再看看别人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不过还是谢谢你,不行就采纳你的

嗯,谢谢你,呵呵, 现在就是需要你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