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易错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成语误用
第一类:望文生义
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5.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6.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15.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2.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7.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8.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9.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1.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2.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6)\'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⑶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⑹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2
出人投地(头) 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 众口烁金(铄)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 沓无音信(杳) 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 图穷匕现(见)
退化变质(蜕) 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澜) 相形见拙(绌) 消声匿迹(销)
心浮气燥(躁) 形消骨立(销) 修茸一新(葺) 修养生息(休) 宣宾夺主(喧)
诩诩如生(栩) 暇思迩想(遐) 一张一驰(弛) 一愁莫展(筹) 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 叹为观只(止) 世外桃园(源) 如法泡制(炮) 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 前踞后恭(倨) 迫不急待(及) 破斧沉舟(釜) 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 篷筚生辉(蓬) 沤心沥血(呕) 奴颜卑膝(婢) 弄巧成绌(拙)
暗然失色(黯) 按步就班(部) 白璧无暇(瑕) 别出新裁(心) 病入膏盲(肓)
并行不背(悖) 不加思索(假) 草管人命(菅) 层峦迭嶂(叠) 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 穿流不息(川) 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 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 斧底抽薪(釜)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 膏梁子弟(粱) 功亏一匮(篑) 鬼计多端(诡) 海角天崖(涯)
汗流夹背(浃) 好高鹜远(骛) 和霭可亲(蔼) 轰堂大笑(哄) 怙恶不俊(悛)
涣然一新(焕) 积毁消骨(销) 急流勇退(激) 坚如盘石(磐) 金榜提名(题)
金壁辉煌(碧) 精神焕散(涣) 苦心孤旨(诣) 口干舌躁(燥) 烂竽充数(滥)
离经判道(叛) 礼上往来(尚) 历兵秣马(厉) 历精图治(励) 缭原烈火(燎)
留芳百世(流) 流言非语(蜚) 龙盘虎据(踞) 录录无为(碌) 落英宾纷(缤)
貌和神离(合) 美玉无暇(瑕) 明辩是非(辨) 名列前矛(茅) 明火直仗(执)
名记不忘(铭) 摸糊不清(模) 莫不关心(漠) 默守成规(墨) 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 凤冠霞佩(帔) 振人心魄(震) 民生凋弊(敝) 不温不火(瘟)
坐想其成(享) 前扑后继(仆) 兵慌马乱(荒) 融汇贯通(会) 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 背景离乡(井) 如洪气势(虹) 空空如野(也) 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 怨天由人(尤) 无可非异(议) 洁然一身(孑) 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 故名思义(顾) 相反相承(成) 事得其反(适) 劳役结合(逸)
占了上峰(风) 包罗万项(象) 轻而一举(易) 不可名壮(状) 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 浮想联篇(翩) 物及必反(极) 无可质疑(置) 及及可危(岌)
人才倍出(辈) 养尊处悠(优) 受益非浅(匪) 不求慎解(甚) 出类拔粹(萃)
自立更生(力) 不可就药(救) 忧心重重(忡) 孩啼时代(提) 争争日上(蒸)
功不可抹(没) 致关重要(至) 应辨能力(变) 珊珊来迟(姗) 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 余勇可估(贾) 永保青年(葆) 举旗不定(棋) 无则加免(勉)
冒然行动(贸) 哀声叹气(唉) 针贬时弊(砭) 当物之急(务) 辛辛学子(莘)
腆不知耻(恬) 彼彼皆是(比) 苇编三绝(韦) 百孔千窗(疮) 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一本万历(利) 势均利敌(力) 悬梁刺骨(股)
名思苦想(冥) 珠丝马迹(蛛) 全宜之计(权) 老声常谈(生) 一獗不振(蹶)
立杆见影(竿) 大气晚成(器) 精兵减政(简) 委屈求全(曲) 棉里藏针(绵)
合盘托出(和) 举止安祥(详) 大名顶顶(鼎) 立案侦察(查) 勾通南北(沟)
纷至踏耒(沓) 以老卖老(依) 口密腹箭(剑) 山青水秀(清) 不及不离(即)
一泄千里(泻) 嘻笑怒骂(嬉) 滥芋充数(竽) 卑躬曲膝(屈) 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 发聋震聩(振) 惩前必后(毖) 坐地分脏(赃) 乌和之众(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2
弹冠相庆

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显然不当。

不刊之论

例:这是一篇不刊之论,因而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指无须修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况唐室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不刊之论”的正确义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例句中却理解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

例: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和标点符号毫无瓜葛。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差强人意

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的《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态。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它的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强:振奋。例句误把“差”理解为否定副词“不”。

空穴来风

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误认为“空穴来风”是没有根据的捏造的事实。

不足为训

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始作俑者

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无所不为

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出自《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指没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坏事都干。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上句即是如此。

炙手可热

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炙手可热”来源于唐代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比喻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显然例句把“炙手可热”理解成为热门、抢手之意,为错用。

万人空巷

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常被人误用为指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不赞一词

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赞:添加。《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例句误将“赞”理解为“赞扬”,将成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