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调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你的问题不太好回答。请看下下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词律——词的起源
词是诗的发展,是以诗为基础而演变形成的,同时又与音乐有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先有诗而后制成配乐,音乐要较多地照顾诗歌的形式特点;二是先有音乐曲谱而后有诗,则诗歌就必须适应音乐曲调的要求。如《诗经》中的诗,是配雅乐的歌词;汉魏乐府诗是配清乐的歌词;而“词”却是配燕乐的歌词。

所谓“燕乐”,据《隋书·音乐志》记载,乃是在北周以前从印度中亚细亚经新疆、甘肃而传入中原一带的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新兴音乐。这种从西域传来的音乐,到了隋唐时代便普遍流行起来。因它常被用在宴会上,故称为“燕乐”(燕与宴通)。由于胡乐的旋律相当复杂,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只能与一部分乐曲相配,对于那些大量结构参差的乐曲,就很难相配,只能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是这样产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而且它一开始就是齐言和杂言同时发展的。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词,既然是和燕乐相配的歌词,那它的准确名称就应当叫“曲子词”。“曲子”是指音乐部分,“词”是指文辞部分,这二者是不可分的。清刘熙载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艺概》),故“曲子词”这个名称,清楚地说明了词体的性质,表明了词与曲的关系。

中唐以后,词的创作逐渐定型。当词谱还存在的时候,作者写一首词,必须先创制或选用一个词谱(即歌谱),然后按照它对声韵的要求去配词,这样创作出来的歌词才能协合音律,才可歌唱。所以写词又叫做填词,或叫做倚声。

宋代以后,那些与词相配的乐谱逐步亡佚,后人作词。就不能再按谱填词,,而是按唐宋人的词来填词;即是说把词作为跟音乐完全脱离的一种旧体格律诗看待,把词律化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故词律与诗律一样,只涉及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

词律二——词的分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一、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规定:“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或可分为小令、慢词。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主张把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六十二字以内的小令……第二类是六十三字以外的’慢词’”。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二、词的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又因分段关系,还有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词的一段叫做片或阕。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休止而非全曲终了,正跟现代歌曲唱一次、两次合为一曲的情形一样。曲终叫做阕。一阕表示曲子到此已告终了。下面再来一阕,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当然前后阕的意思还是连贯的。

1、 单调

不分段的词即为单调,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了。

2、 双调

分为前后两阕(或上下片)的词即为双调。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字数不同的如《菩萨蛮》,平仄不同的如《浣溪沙》。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3、 三叠

三叠就是三阕,不多见。如《瑞龙吟》、《兰陵王》。如前两叠短,句法又完全相同,好象是第三叠的双头者,又叫做“双拽头”。

4、 四叠

四叠即分为四段。四叠只有《莺啼序》、《胜州令》(215字)两调。

词律三——词牌的来源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别名,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之所以称为“牌”,由演唱时要挂牌的做法而来。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以下几种情况: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渔歌子》,本为渔人歌之题;《巫山一段云》本为写巫山神女故事之歌题;《竹枝词》即来源于巴楚民歌《竹枝曲》(或《竹枝歌》)。而《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西江月》因李白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之句得名。

3、 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4、 取最初所赋的对象。如《临江仙》,初赋水媛江妃;《天仙子》,初赋天台仙子;《河渎神》,初赋祠庙;《小重山》,初乃宫词;《思越人》,初赋西子。

5、 采用人名或地名。如《祝英台近》,由梁祝故事中主人公之一而得名;《沁园春》,由东汉沁水园公主而得名;《念奴娇》,由唐朝天宝年间宫廷歌女念奴而得名。

6、 按字数多少。如《十六字令》、《百字令》。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词律四——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来的样子:

菩萨蛮(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叠金)

李白

平 可仄林漠 可平漠烟如织韵寒 可仄山一 可平带伤心碧叶瞑 可平色入高楼 换平有 可平人楼 可仄上愁 叶平 玉 可平阶空竚立 三换仄宿 可平鸟归飞急 三叶仄何 可仄处是归程 四换平长 可仄亭连 可仄短亭 四叶平

《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上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立”字下面注“三换仄”,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用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韵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词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词,甚至原词前阕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阕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如果说写《菩萨蛮》要拿李白原词做样品,李白又拿谁的词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的最早的作者(李白?)并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造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代词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

词律五——词调杂谈

写词所依据的乐曲称为“词调”。每个词调都得标个名称,称为“词牌”。如《永遇乐》、《满江红》等,都是词牌。最早,词家依据词的乐曲来填词,后来,原乐曲逐渐失传,于是只得按照前人词篇中的句式、平仄和韵律来填写,后有人把每一个词调的句式、平仄和韵律等,分别概括整理,用文字加以说明,形成种种不同的固定格式,并附词篇为例,编次起来,这就是“词牌”。

词调最早来源于民间曲调,后来,有的来源于外域乐曲,有的是乐工歌手所谱制,有的是乐府古曲,又有一些是文人自度的等。多数词调只有一种体式,一种词谱,如《渔家傲》、《生查子》等。由于词的格律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乐曲在演奏时常常有所变化,于是产生“同调多体”的情形,即“正体”以外,还有“别体”。如《念奴娇》是正名,用仄韵的居多,也有用平韵的,共12体,《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则为其别名。当然,有多少“体”,就有多少个词谱。

“词调多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主要是结构改变一一如《江城子》,正体为单调;也有双调的别体。

2、 主要是用韵的不同一一如《满江红》,正体押仄韵;也有押平韵的别体。

3、 主要是节拍快慢差异一一产生了“令”、“引”、“近”、“慢”等调式类别。

4、 主要是句式变更一一产生了“摊破”、“促拍”、“减字”、“偷声”、“增字”等调式类别。

一、“令”、“引”、“近”、“慢”四种调式

1、“令”一一最初某个词牌加称“令”,似与行酒令有关,其格式并无变化。如《浪淘沙》又称为《浪淘沙令》,《调笑》又称为《调笑令》等。后来,一般把字数少调短、节拍较促的词称为“令词”,如《十六字令》、《三台令》(24字)等。

2、“引”和“近”一一这两个字都有引长、扩充的意义。近词又称为“近拍”。引词与近词,一般都比原词较长,节拍较慢。如《千秋岁》71字,《千秋岁引》则为82字;《诉衷情》45字,而《诉衷情近》则为75字。

3、“慢”一一即“慢曲了”的简称,指唱起来节拍较慢。慢词的字数一般比原词的字数多得多。如双调《浪淘沙》54字,《浪淘沙慢》扩大为三叠,132字;《雨中花》50字,《雨中花慢》则是100字。

二、对原有词调进行增损变化而成另一体

1、 转调一一即增损旧腔,转入新调。经过转调后的词不再属于原来的宫调。有两种转调情况:一是仅某些句的平仄不尽相同,如《蝶恋花》和《转调蝶恋花》,均为双调,60字,只是后者的前后段第四句及换头句的平仄异。二是转调后的字句与原调不同,如《踏莎行》,“双调58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而《转调踏莎行》,则“双调64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2、 摊破一一由于乐曲节拍的变化而增减字数,或破一句为两句,从而在结构和用韵上也发生变化,因而另成一体。如《采桑子》,双调44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而《摊破采桑子》,则双调60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一重韵。

3、 减字一一与摊破同理,通过减少原调的字数而另成新调。如《木兰花》,双调52字,前后段各六句,句型为三三七三三七,三仄韵;而《减字木兰花》,则为双调44字,前后段各四句,句型为四七四七,两仄韵、两平韵。

4、 偷声一一与减字同理,但侧重于用韵的变化。如《偷声木兰花》,为双调50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它是从第三句起换平韵,以其“偷平声,故云偷声。

5、 促拍一一是由增字而形成的词调别体。这是因为歌唱时要促节短拍,节拍加快,就得增加原调的字句。

6、 添字一一对某些句子增加字数,但不破句而形成另一种词调。

词律六——词的用韵
2004-03-12 10:52:14
陆振光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较为精审的当为清代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

词韵比诗韵要宽:(1)诗韵的106部,合并而只为19部;(2)词韵的平声通押,上声和去声也当然通押,只入声5部独用;(3)词韵同部的平声又可和上声、去声通押而构成“叶韵”(同部平仄通押)。如果写近体诗,只能用同部的韵字,是不允许“出韵”的。

一、诗、词用韵的比较

有三点不同:

1、 律诗和绝句是一韵到底,而不少词调却是要换韵的,如《清平乐》。

2、 律诗和绝句一般都用平韵,而词的用韵,或平或仄,必须依据词谱而定。词的押韵或平或仄,有以下四种情况:

(1) 限用平韵的词谱。如《采桑子》、《临江仙》、《一剪梅》、《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2) 限用仄韵的词谱。如《生查子》、《卜算子》、《点绛唇》、《贺新郎》、《永遇乐》等。

(3) 可平可仄的词谱。如《念奴娇》、《满江红》(正体用仄韵,别体用平韵)等。

(4) 平仄换韵的词谱。如《清平乐》、《西江月》、《更漏子》、《调笑令》、《相见欢》等。

3、 律诗和绝句的韵脚,位置固定;而词的韵脚位置要根据词谱而定。一般有三种情况:

(1) 句句用韵的。如《渔家傲》、《长相思》、《忆王孙》等。

(2) 不是句句用韵,但各阕韵脚位置相同。如《卜算子》、《采桑子》、《生查子》、《一剪梅》等。

(3) 不是句句用韵的,且各阕韵脚位置也不相同。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满江红》、《桂香枝》等。

二、词的叠韵

有的词要求用叠韵,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这里两个“流”和两个“悠”字,都是叠韵。

词律七——词的句式与平仄 点击32
2004-03-12 10:51:33
陆振光

词有齐言、杂言,而且大多数是杂言,从一字到十一字不等。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尤其是五字和七字词句的平仄,与五、七言律句的平仄,是相同的,称为“入律”。

一、 五字句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1、 平平平仄仄。如“青山遮不住”,“小乔初嫁了”等。

2、 仄仄仄平平。如“帘外雨潺潺”,“何处是归程”等。

3、 平平仄仄平。如“悠悠万世功”,“长亭更短亭”等。

4、 仄仄平平仄。如“卷起千堆雪”,“人约黄昏后”等。

二、 七字句的平仄格式也是有四种

1、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八千里路云和月”,“寒山一带伤心碧”等。

2、 平仄仄平仄仄平。如“一曲新词酒一杯”,“流到瓜洲古渡头”等。这一句式的第三字不能换“仄”,否则会犯“孤平”之忌。

3、 仄仄平平平仄仄。如“三十功名尘与土”,“流水落花春去也”等。

4、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别时容易见时难”, “当年万里觅封侯”等。

有些词,一读就知道这是从七绝或七律脱胎出来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个律句组成的,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第七两句。这词的后阕开头用对仗,就像律诗颈联用对仗一样。《菩萨蛮》前后阕末句本来用拗句(仄平平仄平),但是后代词人许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万树《词律》不能不在第三字注云“可仄”。如果前后阕末句都用了律句,那么,整首《菩萨蛮》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组成的了。不过要注意一点:词句常常是不粘不对的。像《菩萨蛮》开头两句虽然都是律句,但它们的平仄不是对立的。

三、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1、 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见。只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且通常多为韵脚。如[宋]蔡伸的十六字令“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其中“天”是韵脚。

2、 一字豆。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懂得一字豆,才不至于误解词句的平仄。“一字豆”指领起后面的句子的字,句中稍有停顿,故称为“豆”;它通常用去声(至少要用仄声)。一字豆不须断,只须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即可。例如“望──长城内外”,望字是一字豆,“长城内外”是四字律句。这样,“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成为整齐的对仗。

3、 二字句。有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四种格式,以平仄、平平为常见。二字句多用在换头处或作为叠句,而且常常是入韵的。用作叠句,如“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有的词调,规定何处该用叠字或叠句,在词谱中都有说明,填词时应遵守。

4、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常用的有三种,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眠”。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绿蓑衣”。

5、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有两种,即:平平仄仄,如“天高云淡”;仄仄平平(第三字只能用平,不能机动),如“怒发冲冠”。两个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如果先平脚,后仄脚,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从节奏而言,上二下二最常见,但也有上一下三,以首字为豆,如“但──远山行”(苏轼《行香子》),其中“但”为豆。

6、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我们把平起变为仄起,仄起变为平起,就扩展成为六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即:仄仄平平仄仄,实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句中的前六字,故忌“三、五同仄”,如“我欲乘风归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红旗漫卷西风”。两个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从节奏而言,有上二下四、上四下二、二二二、三三等。

7、 八字句。通常用的是如下三种格式:

(1) 上三下五式,为常用。如果第三字用仄声,则第五字往往用平声;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声的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三字用平声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 上一下七式,其后七字即用七言律句的平仄格式。如“恨──古人不见吾狂耳”、“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3) 上二下六式,其后六字即用六言词句的平仄格式。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8、 九字句。一般都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通常用的是如下三种格式:

(1) 三下六式,其三字用平脚,则后边的六字句为仄脚。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上六下三式。例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格式。

(3) 上四下五式。如“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用的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9、 十字句。多用上三下七句式。如“最好是── 一川夜月光流渚”、“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10、 十一字句。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又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1、 特种律。特种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较特别的仄脚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脚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脚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忆秦娥》前后阕末句,依《词律》就该是特种律句。其实,前后阕倒数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种律句。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梦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种律句。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又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12、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词律八——词的对仗 点击35
2004-03-12 10:49:25
陆振光

词的对仗,有三种情形:一是词谱规定必须使用;二是词谱规定可用可不用;三是词谱未作规定,用或不用由作者自定。

1、词谱规定使用对仗的:此类硬性规定要用对仗的很少见,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南歌子》开头两句,《鹧鸪天》要求上片的第三、第四句用对仗,《渔歌子》中间的两个三言句用对仗,《踏莎行》开头两个四言句,《黄莺儿》上、下片两个平声豆起的两双五言句等,凡此,词谱都注明要用对仗。

2、词谱规定可用可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阕头两句。凡此,词谱均注明,可用对仗,也可不用。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

3、用或不用由作者自定: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是一字豆,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才下眉头”对“却上心头”;澄江如练“对“翠峰如簇”。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