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更容易吸收负面情绪?

比起快乐积极的情绪,人好像更容易吸收消极低落的情绪,而且好像快乐的心情只能短暂的停留,而伤心的回忆就会不断的被拿出来回想,这有什么心理学上的解释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6
  人们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情绪的正面力量,只认识到了情绪的负面能量,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必须认清负面情绪的力量,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负面情绪产生共同效应的方式。还必须学习要如何才能更加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小心坠入负面的情绪里,同时转而确认可以体验到的正向情绪。
  若要阻止负面情绪的动力,其中一个方法是,留意自己在发现负面情绪时的想法:“我有权利生气(或沮丧、不快乐、寂寞等等)。”你确实有权利体验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你为什么想行使那个权利呢?这样的感觉对你有什么作用?你想情有可原地陷在自己的情绪里,继续体验这样的情绪;还是选择一种更正向、更有效力的情绪?别允许自己有极糟的感觉,并开始寻找证据,以确认自己的选择。
第2个回答  2011-12-28
当你看到一张上面有黑点的白纸时候,你注意到的更多是黑点,而不是其余的白纸部分。
其实这个道理相似,人们总是有一种吹毛求疵的眼光和趋势,对事物中的不足之处明察秋毫,而对美好的事物(大多是需要观察发现的)视而不见。
现代人普遍的焦虑,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另一方面源自人性本源之中的贪婪和不知足,不过很遗憾,很少有人明白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是建立在知足上面的,所谓知足常乐,并没有错。
总是想着还没有的,还没到手的,所追求的,自然导致肉体或者精神上的疲乏,而疲乏状态下则更容易被负面情绪诱导。
至于回忆,那是人自身作为逃避和自我安慰的本能手段,常沉浸在回忆中的人显老,生活中一定多多少少有不顺心的事情,无法排解。
想要快乐积极,试试经常使用积极词语和语句吧,当你将要比赛时候,你对自己说”我不能输”是不如说“我要赢”的,因为人的意识,尤其是潜意识,会自动筛选消极意义词语,并施加心理暗示。
对自己说:我很高兴。而不要说:我不伤心。筛选暗示的词语就是高兴,而不是伤心。所以不要使用双重否定句。
至于生活中伤心的心情停留时间长,那是因为人们眼光挑剔,忙于繁杂事务,思维对那些点滴美好的事物麻木了,或者说本来就很少有生活中令人快乐的事情,还被忽视,自然就觉得快乐的事情不多,这和心理压力严重失衡也有关系,试试把一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放下,把心空出来。
希望能帮到你。
第3个回答  2011-12-28
人们在研究心理学这一项并不存在的学问的时候。也不能排除其它的学问和环境。所谓说它并不存在。是说人不可能知道别人的心理。就算是知道别人的心理。可是不能让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做为一个人的生存环境来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所以做为一个人来说。也许痛苦失落的情绪要远远多于开心高兴的时候。若是要强用心理学解释的话。这应该叫做潜在悲衰情绪。所以说心理学也是相当复杂。当人类有这种潜在的悲哀情绪。自己又不是很清楚。当别的环境和气氛来的时候。这种所谓同情或同步的一种心情便油然而生。就较容易吸收(应该说是接收)负面情绪。
第4个回答  2012-01-01
因为人如果产生负面情绪,就会感到生理与心理上的不舒适感。因此就会去下意识的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所以当负面情绪再次出现时,为了与其对抗,我们的思维就会反复的落在上面。其实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行为。

所以也可以推出为什么那些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比别人更容易神经衰弱,一蹶不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