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城市有哪些主要职能?

如题所述

(一)行政中心城市体系   中国历史E长期稳定的市央集权统治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层次的行政管理系统,并由此而形成多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国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按行政区划分为4个等级层次:首都,省会城市,地区级中心城市,县城和县级市。中国城市现代行政职能的地域划分格局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延续,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行政管理网络,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有界线分明的从属关系。   1.第一级行政中心--首都北京   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对外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和现代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遗迹与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相融合,构成北京特有的文化职能。北京是伞国第二大综合性产业城市,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许多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加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职能,北京的城市职能正发生着显著变化。首先,北京的金融职能、信息中心职能不断加强,各种金融机构、大型投资公司不断削E京汇集。其次,重型工业比重下降,向低耗能、少污染的机械电子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耐用高档消费品工业发展。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交通和通讯枢纽,是国际、国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2.第二级行政中心--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是中国各省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历史上也多为各种行政管理中心。省会城市由于其行政职能产生的强大的辐射力和向心力,形成与其行政职能相一致的经济职能;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是省域内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城市和省域文化中心。省会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规律。各个省会城市作为省域行政中心,其行政职能等级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省会城市由于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经济职能类型与职能规模有较大差异。其中一些省会城市已发展成为大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这些城市包括沈阳、哈尔滨(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武汉(华中地区经济中心城市),广州(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城市),西安(西北地区经济中心城市),重庆(西南地区经济中心城市)。而另一些位于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城市规模较小,经济辐射范围也较小,在全国职能体系中影响力较弱,如拉萨、西宁、银川。   除上述省会城市外,上海、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和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等5个计划单列市,是非省会城市中具有大区域经济及文化职能的城市,在中国城市职能体系中占有省会城市或比省会城市更为重要的地位。   3.第三级行政中心--地区级行政中心城市和地级市   地区级行政中心城市是省会城市以下的次级行政管理中心城市,同时也是省域内次级经济、文化中心。到1994年,全国共有地区级中心城市168个(不包括省会城市)。在地区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大部分是由传统州府发展而来的,是历史行政区划的延续。这类城市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职能多样,多为综合性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传统联系,有较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综合服务职能较强。另一类地区级城市是由于某种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发展而聚集了一定的人口、设施、资金,或借助于国防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属新兴工业城市。这类城市发展历史短,职能单一,与周围地区联系较松散,地区中心职能较弱,如打油上业城市克拉玛依、煤炭工业城市六盘水等。在地区级行政中心城市中,有一些是省内几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的城市位于省区边界地区,对邻省相邻地区也有较大的经济、文化辐射作用,是跨省区中心城市。有的地区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地区级行政管理中心,同时又是某一经济部门职能较强的专业化城市。   4.第四级行政中心--县城和县级市   县城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县城是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初级加工中心,是国家对农业地区执行具体行政领导的中心,长期以来为农业服务是县城的主要职能。近10多年,随着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县城成为农村T业的集聚点和生长点,一部分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撤县建市,成为县级市。中国目前已有县级市410个,其中313个县级市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部分县级市是70年代以后设立的,除少数高度专业化的县级市外,大部分县级市为综合性小城市。   (二)交通中心城市体系   交通运输职能是城市的重要职能。中国交通枢纽城市主要位于这些纵横通道的结点上。   1.交通中心城市职能类型   按交通方式,中国城市体系的交通中心职能可分为4个亚系,即铁路枢纽、港口城市、航空中心、公路网中心。许多交通枢纽城市都是具有全国、大区、省区和地区意义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同时兼有若干种交通职能,是综合性运输枢纽。   (1)铁路枢纽城市   尽管铁路建设在中国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新兴的铁路枢纽城市,它既是铁路运量的集中地和列车交接站,又是组织铁路运输生产的中心环节。它们大都形成具有全国、大区和省区意义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工业基地和水陆联运中心。这些城市与国家铁路网结合,共同形成了中国自近代以来比较完整的一种新型交通中心体系。中国现已形成铁路网络结点170个,其中干线结点66个,在干线结点处形成45个铁路枢纽,这些铁路枢纽承担着中国铁路绝大部分的车流集散、解编和客货集散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5
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1)地形(2)气候(3)河流(4)自然资源
社会与经济因素:(1)交通(2)政治、军事、宗教
分析城市的职能,首先要看最初形成是的因素,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一般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政治职能,宗教职能,文化职能,军事职能,科技职能,经济职能。但是现在单一职能的城市很少,要综合分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5
一类是因商品交换的需要而渐渐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的城市的形成都是这样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而各个部落间因地域等因素产品不一,于是就有了交换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就会渐渐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即每隔一段时间在特定的地点进行货物交换。长此以往这个地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定居下来,形成集市,并逐渐发展成城市。
一类是因军事的需要而发展的,比如酒泉市、嘉峪关市、敦煌市等。酒泉和敦煌是在汉武帝年间兴建的,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武帝为牵制匈奴右贤王,遂在河西走廊筑酒泉、敦煌、武威、张掖四城,以保护连接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嘉峪关则兴建于明初,位于明长城最西端,保护大明朝西部边疆,防范蒙古部落的侵扰。
还有一类是因交通枢纽而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市。石家庄听其名便知它只是一个小村子,在清末时它仍旧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后因陇海路和京汉路交汇于此,遂设站并逐渐发展成今天华北平原上的大成。还有扬州市,扬州的繁华离不开交通的便利。古时扬州繁华不次于京师,就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自隋朝开通大运河之后,扬州逐渐繁荣起来,历朝如此。但自清末铁路运输逐渐代替了运河的功能,同时运河河道淤塞,难以通行,扬州便逐渐沉寂下来,现在的扬州已不复当年的胜景了。
一类是因政治中心的职能,比如咸阳市。咸阳兴建于秦孝公时期,原是一片荒野,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原都城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已不适于做首都而另筑咸阳以为都。同时还有魏国也筑安邑为都。
还有因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如鞍山、马鞍山、攀枝花等。马鞍山原来只是当涂县下的一个小镇,后在此处发现了铁矿,并就地兴建了一个国有钢铁公司——马钢。随着马钢的发展,马鞍山也逐渐发展起来,后撤镇设市,当涂变成其下属县。
总结起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不管是军事用途或是政治中心,前提都是要交通便利,想要成为货物集散地而发展为集市乃至城市,也需要交通便利。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资源和环境。
城市的主要职能,由此看主要有:商品集散,政治中心,军事保卫,产品生产,除此以外还有文化中心的职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