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观题该如何答题???

如题所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大全

一、简单总述:
这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特定材料和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与国情。命题一般是围绕某热点突出对基本概念及对课本知识重组能力的考查,强调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设问的主要类型有:“意义”型、“体现”型、“认识”型、“原因”型、“措施”型、“限制”型、“图表”型等。
二、题型特点及解题方法:
1、“意义”类试题:
典型设问方式有:“有何经济、政治、文化意义”、 “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和单科卷必考的题型。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1)国内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遵循“大”到“小”的原则,即从“国家与社会”到“集体”再到“个体”的原则,进行全面地答点组织,否则可能造成要点缺漏。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国家机构、公民、民主党派等。
例题:(2005北京春季高考文综试卷的高考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5年起中国与东盟将逐步取消大部分双边关税,向“零关税”迈进。我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具有发展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
依据解题思路组织的答案是:①有利于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②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进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改善我国外贸环境;(我国)③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双边的优势互补;(双方)④有利于加强贸易区内部各国的合作交流,促进亚洲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双方与世界)(3)、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
2、“体现”类试题: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例题:(2006年天津文综卷第39题第4问)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为4500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50年为39%,1979年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05年达到2975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材料指向明确具体,所要考查的哲学考点具有明晰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即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如何体现”四字,更清楚地告诉考生答案要点应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中心,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不同角度,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要求的分解。从唯物论角度看,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必须从全面的、众多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从认识论角度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客观实际。在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不同角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要求,紧扣材料进行作答,才能有效得分。
3、“认识”类试题:
“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当然,有一点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如何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三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但考虑问题的总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
例题:(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35) 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销售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
分析 :(1)(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分析材料可得知:)彩电生产企业采用“价格联盟”的方式人为限价,最终失败。 (2)(价格联盟“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价格联盟是人为限价方式,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形成,即由价值量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我国现阶段彩电市场已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价格联盟”影响如何?)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这些企业结成价格联盟,人为限价,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垄断,势必限制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结成价格联盟,人为的限制降价,实际上也容纳和保护了落后,又会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不合理,总之,“价格联盟”不利于正常的市场竞争和资源的有效利用。(3)(“怎么办”)结成价格联盟人为限制降价并不是这些企业走出困境的真正出路,作为企业应该怎么办呢?真正出路从根本上说只有一条,那就是严格按价值规律办事,从商品价值的角度入手,企业应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入手,企业应努力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4、“限制”类试题:
从设问来看,该题型指向非常具体,运用什么观点分析什么问题规定得十分严格,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我们把这种类型的主观题称为封闭型主观题。与谈意义、危害、启示、措施类开放型主观题不同,它不是侧重于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考察,而是侧重考察学生由小点切入、纵深开掘的深入分析能力,能力要求从表面上看降低了,但实质上思维的难度增大了。
例题:前些年,部分农民露天焚烧秸秆,这不但污染严重,而且引发大量不安全事故。因此,国家明确规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各级政府也纷纷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秸秆禁烧的政策措施。但是,一些农民仍要违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一些农民环保意识差,图省事;二是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三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项目缺乏地方政府的有力扶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部分农民顶风违禁的原因。(8分)(2)用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对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提出一些建议。(8分)
解析及答案:(1)第一,限制了“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回答: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4分)第二,联系材料阐述原理:对于一些农民的违禁行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项目缺乏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外因,是造成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3分)一些农民环保意识差,图省事是内因,是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所在。(3分)(2)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则起阻碍作用。(4分)第二,解决秸秆焚烧问题,需要加强环保宣传,引导农民提高环保意识。同时,依靠科技,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4分)
5、“原因类”试题:
原因类问答题高考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 为什么能”、“ 简要说明理由”等。解题基本思路是:“原因+意义”。原因一般是指已经存在的(即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一般指将要出现的好的方面,包括理论意义和时政意义。因此,此类题目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 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例题:(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I卷第39题)(5)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
解析和答案:此题考查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四个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查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依法治国”等知识点。分别要从“现实依据”、“ 理论意义”、“ 时政意义”等角度回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3分)(此为现实依据)。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4分)(此为理论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3分)(此为时政意义)
6、“措施”类试题:
题目一般是用“怎样做到……?” “应该如何做”来进行设问的。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程度。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在答题中务必要审清题目,结合设问发掘材料中蕴含的相关信息,再把所提取的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学科知识,从多角度组织成答案要点。
例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应当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节约法,对铺张浪费现象通过立法形式予以规范和约束;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限期治理,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各级检察、审判机关要把查处铺张浪费的人和事作为一项与贪污受贿同等重要的案件来查处。从依法治国角度,结合材料,阐述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建设?(9分)
解析及答案:(1)对“立法机关”的要求: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节约法,对铺张浪费现象通过立法形式予以规范和约束”;(3分)(2)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要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限期治理,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3分)(3)对“司法机关”的要求: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级检察、审判机关要把查处铺张浪费的人和事作为一项与贪污受贿同等重要的案件来查处。”(3分)
7、“图表类”试题:
图表式论述题一般由“表题、表中、表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其它问题。其命题的特点:(1)材料是当年国内经济热点和经济常识重点知识的结合。因此我们要熟悉当年的经济热点,把它们和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2)它一般是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通过比较来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反映差距。一般的解题技巧是:要带着问题读材料的思路进行,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这样可以增强读材料的目的性。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2
先看是问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哲学..一般是原理加方法论,看分搭点,比如8分就四点。
第2个回答  2011-12-30
审题答题两大步,审问题,审材料组织答案三大步,一般先审问题再审材料,组织答案一般要先原理再结合材料分析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一、图表题的审题策略。
审题时一般包括审设问和审图表(材料),可以先审设问,以增强读图表的目的性。
⒈审设问。
设问是命题者测试意图的直接体现,规定着测试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规定着答题的思路、方向和具体要求,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审设问主要包括下几个方面:
⑴不同设问之间的关系。把握同一题目不同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确定不同设问的答题角度。例75题第二问,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到底从哪一方面谈认识?除了从材料得到提示外,本题可以从第三问得到明确的提示,第三问要求回答国企改革的意义(即“为什么”),因此第二问应侧重回答“怎么办”。
⑵主题。每一道题目都有一个整体立意和主题,本题要研究什么主题或哪类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有何重大政策及举措?例75题的主题是国企改革,76题的主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77题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⑶角度。设问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是从其中一个角度分析还是几个角度?
⑷知识范围。设问要求运用哪一部分的知识回答?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范围限制?
⑸答题条件。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角度”、“结合(联系)……”等。例76题第三问,材料的主题是“针对A煤矿企业生产事故频发的状况”,要求结合经济学知识评析该企业经营者的说法,在评析时应围绕“提高利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而不能单纯强调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⑹主客体。经济常识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哲学常识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哲学观点;政治常识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政党、公民、国际组织。客体则是具体的分析对象。主体、客体不同,答案则迥然不同。例75题第三问的主体是国有大型企业,客体是改革的现实意义,在回答时脱离主客体而谈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性显然不合题意。77题第三问的主客体则是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而不是如何提高企业效益。
⒉审图表。
审图表要做到“三读”:
⑴读图格标题。图表标题名称规定着表格的主题。
⑵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图表题中的主要信息源。要仔细研读。研读表格内容要做到“三比”:
①纵向比较。即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或基本特征。例76题表二,通过分别对利润和安全投入两项目内不同年份的数据比较,可知该企业利润逐年快速增长,而安全投入则较少,则增长缓慢。
②横向比较。即对两个以上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个不同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或联系等,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信息,得出新结论。例75题表一,通过对科技投入和利润两个项目的横向比较,就能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利润大幅度增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③表间比较。通过表间比较,才能抓住表与表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新的认识。例76题第二问“分析图表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要注意分析价格、产值加与利润的关系;生产安全与安全投入的关系。从而得出的显性结论是:价格上涨、产值增加、安全投入少导致利润增加;生产扩大、安全投入少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而这背后的隐性结论则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⑶读图表注释。
图表注释一般分两种:①解释性注释。它是对图表的信息加以解释。既可能是对图表中的关键概念在内涵上阐释,又可能是对图表中的信息从原因上进行解释。②补充性注释。它是对图表中信息加以补充可说明。注释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的重要依据。往往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例77题材料三,注释告诉我们三个重要信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如果不细读注释,就不可能对材料三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
二、图表题的答题策略。
⒈对于“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这类问题:
⑴先要弄清图表中有几个项目,有几组数据,然后逐一分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显性到隐性、从现象到本质的原则,先归纳每一个项目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或发展趋势,也就是将图表数据及注释转换为文字语言,再从中抽象出隐藏的一般性结论(如果后面的设问单独考查本质则另当别论)。例76题第一问“图表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图表一为例,要分别分析表中的5组数据从2002年2004年的变化情况,分别概括出产值、占地区GDP比重、生产事故、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从而说明该企业是以牺牲安全和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
⑵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图表中的部分数据可能与命题主旨联系不大,这样的数据信息在答题时要注意删除,以免干扰答题。例77题表三,从中的确可以看出大企业相对比较重视科技研发,但这一信息显然和本题的主旨无关,如果受其影响,容易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大企业比较重视科技研发。这显然和本题考查意图背道而驰。而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是:我国企业科技投入低(即使是大中型企业,相对应的两个数据也只有38.4%和0.71%),自主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
⒉对于“图表(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关系揭示类问题:
⑴首先从总体上把握表间联系的类型。图表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
⑵要注意不能仅从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图表间的关系,应上升到本质、制度的高度。
⒊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问题)”这类问题,要从“重要性”、“必要性”(或“原因”、“意义”)两方面思考,必要性通常包括理论依据(原理、规律、规定、原则、制度、地位等)、现实依据(即现状),重要性包括作用和意义,要从不同主体思考(国家、社会、不同个体等),从不同层次思考(内部影响、外部联系;眼前的、长远的),从不同方面思考(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因题目具体要求而异。
⒋对于“怎么办”这类问题,答案要做到:由一般到具体,要有针对性,忌只讲大话空话;教材、材料、时政“三结合”要注意多角度作答。怎样做到多角度?
⑴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思考:材料中有哪些针对该问题的有效信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尤其重要,答案往往就隐含在材料中,关键是要会提炼。切忌答题偏离材料,漫无边际、泛泛而谈。例75题第二问“谈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该问要侧重谈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如何组织答案?将表一、表二、表三综合比较可得出:该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好的原因是加大科技投入、融资渠道多元化及先进的营销策略。这就为答案的组织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
⑵从教材基础知识思考:教材在这一问题上有哪些基本观点?
⑶从时政背景思考: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重要规定或政策?例77题第三问“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首先应想到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重大时政观点。
⑷从不同主体思考: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哪些主体?(提问中对主体有明确限制的,则另当别论。)例77题第三问“谈谈你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看法”,就应从国家和企业两个主体思考。
⑸其它角度如正面、反面等,具体答题时要因题而异。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政治选择题中常见的十二种干扰方式
(1)张冠李戴法: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 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2)鱼目混珠法: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启示: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 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3)偷梁换柱法: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题肢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题肢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 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
(4)正逆颠倒法: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 导致一些考生失误。启示: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 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5)主次颠倒法: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题肢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 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启示: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 物质和意识、实践和理论、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 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6)因果倒置法: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 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启示: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 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题肢是不 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 有没有因果倒置。
(7)同义反复法: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 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题肢,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启示: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题肢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题肢,如果是最 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题肢。 
(8)以偏概全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 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启示: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 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9)添枝加叶法: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启示: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 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 、“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10)似是而非法: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 解和辨析能力。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 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11)答非所问法: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 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启示: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 干无关的题肢,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12)舍本求末法: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 主要的东西。启示: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2、选择题的类型
综合几年来政治高考选择题,根据题干的指向,我们把它分成五种类型:说明型、内涵型、外延型、因果型、逆向型。
①说明型
即题干通常由一段话或由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引出。题干指向通常表述为“……是说明”、“…… 这体现了”、“……所包含的道理是”等等。例如,1998年高考第28题“某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 级多次给钱给物,但该村面貌总是变化不大,后来,在上级的帮助下,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党支部一班 人带领全村干部和群众连续苦干几年,面貌大变。村民们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党支部。这一 事实说明”。
②内涵型
即题干的指向是对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或对材料的理解。通常表述为“……是”等形 式。如1998年高考第20题“科学家不断地培养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 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③外延型
即题干指明一个本质或具有共性特征的事物,由此指向要求找出适用的范围。通常表述为“……有”等等 形式。如1994 年高考题中的第14题“在下列选项中,采用多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
④因果型
即题干的指向要求选出原因或结果。通常表述为“……这是因为”或者“……所以说”、“……因此”等 等形式。如1998年高考题中的第26题“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是因为”。又如1996年高考第9 题“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
⑤逆向型
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题干指向是正面的、肯定的,但材料中的引言或现象是错误的。第二种类型是题 干的指向要求就是反向的、否定的。如1993年高考第7题“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宗教改革的是”。
3、解题的基本要求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 ,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 ,反复阅读题干材料 ,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 ,逐一分析题肢 ,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 ,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4、解题规则
解答选择题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凡是题干与选择项有联系就选,没有联系的则舍。问题是联系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直接的间接的,显露的隐蔽的,客观的臆断的,等等。并且哪种联系应当选,哪种联系不应当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甚至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可以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选,以致造成混乱。因此,关于题干与选项的联系问题,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有所遵循。就高考政治命题而言,题干与选项的联系应当是客观的、内在的。这是从性质上的界定。从程度上如何界定呢?有相当一部分选择题,特别是师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不定项选择题,题干和选项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申。这种引申不能简单地归属为直接联系或是间接联系。为了保证试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一般规定,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的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的则舍。当然,选择与否的首要前提还是看联系是否是客观的、内在的。所谓一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条件就能成立,所谓二级或多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需要一些中介条件(例如以其他选项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
5、解题的基本方法
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 ,在解题时必须做到“四审”和“四排”。
“四审”:
一审题型。
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 ,哪些是逆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 ,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
二审题干的规定性。
审题干就是要弄清题意 ,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如何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呢 ?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 ,要明确题意。从 2 0 0 0年高考试题看 ,绝大部分选择题的题干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 ,这一段材料主要讲什么意思 ,必须读懂、弄通。同时 ,要明确材料后面的要求 ,规定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如“表明”、“说明”、“启示”、“体现”、“原因”等规定性。其次 ,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 ,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 ;是“社会主义” ,还是“资本主义”。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 ,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 ;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 ,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 ,还是以因求果 ;是找区别点 ,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三审题肢。
遵循审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 ,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 ,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 ,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做到正确题肢或一级引申题肢入选 ,错误题肢、干扰题肢、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不选。
四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
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 ,题干是主谓结构 ,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 ,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四排”:
一排错项。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二排重项。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 ,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干、肢进行反复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相同相异点 ,如果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是变相重复的 ,应排除。
三排异项。题肢的观点虽然正确 ,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 ,这样的选项应排除。
四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6、选择题现场操作要领:
(1) 注意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制度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2)注意试试以下方法;
排误法,即题肢自身有错误的应首先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排重法:即排除表述变相重复的题肢
排倒法:即排除与题干在因果或递进关系上颠倒的题肢
排宽法:即排除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题肢
排乱法:即排除题肢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的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肢
(3)想想解选择题的几项原则;
①直接性原则: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
②整体性原则。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题意思的题肢入选,只能说明题干局部意思的题肢不选。(该项不适合用于组合式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
③根本性原则(或深刻性原则)
能从根本上回答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该选肢入选。只能从相对肤浅的层面上回答题干的问题,是题干意思的同义反复,该选肢不选。
④对应性原则(或一致性原则)
  题肢强调的意思和题干的意思对应或一致,该选肢入选。题干强调这个方面,题肢强调那个方面,造成意思“错位”,该选肢不选。审题时,要多斟酌、多揣摩,分别找准题干和题肢各自所强调意思的“重心”。然后进行对照,看看是否吻合,方可确定。
 ⑤角度性原则(或限制性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符合材料的意思,符合设问角度者入选。常见的设问角度有“从经济角度看”、“从政治角度看”、“从哲学角度看”、“从唯物论角度”等。
   有些选择题,不能机械套用某一原则,而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可解决问题。
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非选择题解答的一般要求
思路正确清晰,逻辑性强,要点准确全面,字体工整清楚,答题要规范。
(二)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
一般分三步:先审题,后构思,最后作答。
(1)审题
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答非所问。
(2)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 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作答
把该回答的问题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
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后说那句话。
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使人对你的答案能够一目了然。
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
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书写规范主要是指书写认真工整,清楚明白;用语规范是指要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来答题。我们要准确使用政治术语(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答题,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三)解答非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克服以下常见的毛病:
1.急于求成。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会错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5.贪多求稳。认为回答得越多越好,来个撒网式战术,掩盖了重点,浪费了时间。
四、 要注意检查试卷
检查内容:
(1)检查过程的第一步工作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
(2)对各类题型的作答过程和结果,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
(3)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把握不太准的项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
(4)对非选择题的检查,一是要改正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
另外,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考生对答题卡以及卷Ⅱ中应该由考生填写部分内容的检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2-22
基本上流行的几句话都能用,什么和谐社会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