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联应该在坐还是右,横批从右到左还是从左到右,正规的

如题所述

正规的方法为:对联上联应该在右,横批从右到左。

对联贴法的演变: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贴对联的位置判断:

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

对联上下联的判断: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可以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扩展资料:

对联书写的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贴对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语文文学名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6

    “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左边”,此说法不正确。横批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书写都不影响上下联的位置。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开始改成横排自左往右行文,到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成横排自左往右。但直到现在,若是有正文自上而下行文的,行序依然是自右而左,这并无改变。对联的上下联是主体,横批是附件、次要的。读对联的顺序是先读上下联,最后才读横批。很多时候,对联甚至连横批都不要!以横批的左右行文决定上下联贴左还是右,是逻辑顺序颠倒。坐屋内脸向屋外看,左手为大为尊为先,右边次之。这样的先后顺序在很多场合都一样,不只是贴对联的先后顺序。以横批文字的左右顺序为参照还会让不懂对联的人迷惑:没有横批的对联从哪边读起呢?事实上,现代排版规则把横排改成了从左往右,但竖排的行序的还是是从右往左!条幅、报纸、花圈、机关单位挂的名牌等等,行序必须是自右而左。对联难道可以是例外?当代大人物的题词,题词书写有横有竖,上下行文的行序必定是从右往左。如同坐主席台的领导位置安排,都有规范的。使用汉字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区,竖行排版或书写时,行序都是从左往右。以左为大为尊为先,这是既牵涉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也牵涉到当代礼仪规范的。

      所以,无论对联横批的顺序如何,对联按照传统贴法不变,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你看。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可能是别人从毛泽东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毛泽东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另当别论。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看横批:现在许多人已经不遵造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2-06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你看。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报纸上所标方位的“左”“右”是以读者为观点的)。我们现在贴对联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这里所说的上联联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比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的“新年纳余庆”是上联,“佳节号长春”是下联。有个别用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比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里有一副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上联,而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却作下联。这副联句是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一副对偶句。可能是别人从毛泽东通篇手书中摘出作联的,也可能是毛泽东自己从王勃名篇中摘来作联的。另当别论。但是,同样在滕王阁,还有其他所有对联都是以古时的“左”为大位的。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
所以按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第4个回答  2006-02-06
这要看横批文字的方向,如果是横批从左向右念,上联就在左侧,下联在右侧。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念,那么上联就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的传统方式还应是横批从右向左念,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的。现在市面上卖的春联大都是不符合标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