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有哪些?

表征方法,希望具体点

主要包括纳米粒子的XRD表征、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谱分析、纳米粒子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纳米团簇的扫描探针显微术、纳米材料光谱学和自组装纳米结构材料的核磁共振表征。

纳米技术的广义范围可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应用技术等方面。

其中纳米材料技术着重于纳米功能性材料的生产(超微粉、镀膜、纳米改性材料等),性能检测技术(化学组成、微结构、表面形态、物、化、电、磁、热及光学等性能)。纳米加工技术包含精密加工技术(能量束加工等)及扫描探针技术。

扩展资料

自20世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从研究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方法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或合成块体,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研究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种材料称为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发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物性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材料表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材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3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有五部分,分别是

    形貌分析

    粒度分析

    成分分析

    结构分析

    表面界面分析


概念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分类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三类产品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11-12-06
粒度分析:分析颗粒尺寸
XRD:分析相种类和结晶性
TEM(透射电镜):分析形貌、微观晶格和结晶性
ZETA电位:分析颗粒表面的活性基团
其他的还有一些光学性质、光催化性质的表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08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场离子显微镜(F IM )、电子和X 射线以及中子衍射技术、扩展的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核磁共振、拉曼光谱和穆斯堡尔谱、正电子寿命谱、示差扫描库仑仪、质谱仪、X 射线、荧光仪、原子吸收光谱、俄歇电子谱仪和氢吸收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