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一曲(弹)完后(我)不会再弹琴了,三尺长的琴(古筝)将为您毁灭。

此句是《伯牙绝弦》的概括。

《伯牙绝弦》简介:

春秋时期,有位琴艺高超的宫廷乐师,叫俞伯牙。他名扬四海是,是少有的操琴的高手,但是他还不满意,因为没有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夜,他来到一座山里弹起了琴。当他忘我地弹奏时,发现一个砍柴的农夫在聆听他的琴声。于是他停了下来。农夫见伯牙停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打扰了你弹琴!我路过此处,听见了美妙的琴声便来了。你弹得太妙了,让我想到了巍巍的泰山!”

俞伯牙很吃惊这个农夫竟然听懂自己的琴声,于是便和他交谈起来,交谈中他得知这农夫叫钟子期并且他非常懂音乐,两人又谈起了音乐,越谈越投机,伯牙最后认定此人就是他的知音了。还约定两年后在此见面。

但两年后,伯牙再次来这儿时,发现钟子期不见了。他四处打听,最后得知子期死了。伯牙感到十分伤心。自己多年寻觅的知音不在世了,世上再无懂他的人了!他悲痛不已,砸坏了自己最最心爱的琴,并发誓不再弹琴。

扩展资料

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7

意思是:这只乐曲已经演奏结束,不会再次弹奏,为了怀念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绝弦》

作者:列御寇

朝代:春秋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大意: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碰见了他的知音钟子期,后来钟子期病死了,伯牙悲痛欲绝,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

列御寇,即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1
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
第3个回答  2011-12-19
这个曲子不能在弹了, 三尺瑶琴将会伴随着你的死而消失!知音难觅。
译文:
这一曲(弹)完后(我)不会再弹琴了,三尺长的琴(古筝)将为您毁灭。
故事:歌罢,伯牙遂举琴重摔,从此不再抚琴。
琴音已绝,其心如死.....
人生苦短,知音难觅,表达了伯牙对子期的哀思之情
第4个回答  2011-12-21
这曲子只因你而弹,你如今死了,瑶琴也随你而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