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如题所述

基坑边坡喷锚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富地城住宅楼工程,主楼地上23层,地下一层。所需支护的工程基坑边坡为人防工程部分,因基坑深度较深达6m,地表施工荷载大,边坡暴露时间长,场地受限制,虽按1:0.2、1:0.1系数放坡,仍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所以,将对南北两面长34.3m,东西面29.8m,深6 m范围进行喷锚支护;基坑北侧紧邻住宅楼,设计排桩与锚索土钉联合支护。
基坑地质状况:上部2.2m范围为回填土,下部3.9m范围内为黄土状粉质粘土。
2. 施工内容:
边坡喷锚支护,第一锚杆长6mΦ18mm钢筋、二排锚杆长7.5mΦ18mm钢筋。第三锚杆长6mΦ18mm钢筋、四排锚杆长4.5mΦ20m,间距均为1.5m,每排之间呈梅花形布置。边坡喷砼,砼强度等级C20,厚度10cm,网筋采用直径6.5圆钢,编网网眼250mmⅩ250 mm,边坡上边沿地表硬化宽1m,砼厚度10cm,砼强度等级C20,与边坡喷层相接。
3. 施工工序及各工序技术质量要求:
施工工序
材料准备→挂钢筋网→砂浆罩面→打孔→送锚杆→注浆→喷射砼面层
① 编网及焊接:
技术质量要求:
a、 网筋Φ6.5@250 mm×250 mm;
b、 网筋搭接为绑扎,搭接35d;
c、 锚头焊接连接;
② 第一次罩面:
为了防止在成孔过程中土方坍陷,保证边坡在喷射过程中的稳定性,用C20砼护面。
技术质量要求:材料要求同喷射砼护面。
③ 制锚:锚杆主筋体采用Φ18Ⅱ级螺纹钢筋。
技术质量要求:
d、 锚长误差 -20cm;
e、 锚杆体(钢筋)焊接长度≥30d;
f、 特殊地段根据地质情况锚杆长度可调整。
④ 钻孔
洛阳铲成孔。
技术质量要求;
a、 孔径12cm,14 cm;
b、 孔深允许误差-20 cm;
c、 打设角一般为00~150;
d、 孔位遇障碍物时调整。
⑤注浆
注浆采用纯水泥浆,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注浆液中加早强剂。
技术质量要求:
a、 水灰比为:0.45;
b、 注浆压力≥0.6-0.8Mpa;
c、 普通硅酸盐水泥p.c.42.5#水泥;
d、 掺入水泥用量3%复合型早强抗冻剂。
⑥修坡面
注浆后进行修整坡面;定点、放线确保坡面平整,应严格控制坡面到地下室墙体距离。
⑦喷射砼护面
钢筋网片和锚杆头焊接好以后,立即进行喷砼作业。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砼中加早强剂。喷射时,喷qiang距作业面控制在前1~1.5m距离,水灰比、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喷射砼的程序是:砼喷射机将水泥砂石料、添加剂均匀通过管路,用风压机送到作业面。在作业面的qiang头处通过风压在向外喷射时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喷至作业面。砼喷射总厚度为10cm,分两次喷射,待做完锚杆注浆及网片以后,进行第一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50㎜,再进行第二次喷射,直至完成。
技术质量要求:
1.)材料:中砂、碎石或豆石(粒径小于15mm)
a、 配比:重量比(普通硅酸盐水泥p.c.42.5#水泥)1:(砂)2.1:(碎石)1.86:(水)0.45。根据地质情况可加3%速凝剂(水泥重量比);
b、 配料的搅拌:上料前初拌,上料后水泥砂石经过喷浆机和输送料管混合,即可达到均拌目的;
c、 砼强度C20。
2.)材料:水泥、添加剂(p.c.42.5#水泥)
d、 配比:重量比(普通硅酸盐水泥p.c.42.5#水泥)1:水0.31;
e、 强度M15。
3.)材料:水泥、添加剂(p.c.42.5#水泥
f、配比:重量比(普通硅酸盐水泥p.c.42.5#水泥)1:水0.34;
g、强度M10。
4、施工组织机构人员:
支护队设项目负责人1名,队长1名,下设钻孔组(10人);注浆组(5人);喷射组(8人);制锚组(5人);修坡、编网组(5人)。各组设组长1名。空压机1人;电工1人;材料员1人;施工管理员2人;后勤1人。
5、设备安排:
洛阳铲20把、注浆机1台、喷浆机1台、空压机1台、电焊机1台、注浆机1台、卷扬机1台、高空风管20米、高压注浆管100米、喷料管100米、其他配套工具一批。
6、安全施工
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必须对塌方区的边坡和房屋的位移和沉降进行定时观测。施工中,通过观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施工。具体方案现场协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3
施工方法
基础拟采用机械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进行。开挖过程中如遇岩石时,采取浅眼爆破,但在基底以上30cm时,不得爆破,采用人工开挖
基坑边坡的坡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0.5-1:1,基底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保留0.3m厚的一层,待灌注混凝土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迅速检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如果施工便道需经过基顶时,坑顶与便道之间设置1m宽的护道。并在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放坡开挖时,开挖前首先根据平面点及高程点,计算并放出开挖边线。钢板桩或开挖线准备完成后,展开开挖,开挖采用机械开挖,首先用挖掘机清除表面松土,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并据岩层情况在桩间进行浅眼爆破至扩大基础底标高以上0.3m位置,剩余部分人工配合风镐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下5cm处,砂浆封底(如果基底岩层较好时,人工挖至承台底标高即可,可不再作5cm的封底,)。基坑开挖面积放坡开挖时每边留出大约80cm的工作面,钢板桩挡护内开挖时,顺钢板桩下挖即可,开挖完成后根据现场渗水情况在基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开挖后,对基坑四周的危石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挂网锚喷处理。
2)施工要求
基坑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几口,可以再设计高程上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当施工便道需经过基顶时,坑顶与便道之间设置1m宽的护道。并在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所有墩台基础开挖时应做好防水设施并及时浇注基础,以免基坑暴露过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响地基承载力,基础施工完成后基坑需及时回填,回填部分应夯实。
对岩石地基采用松动爆破法开挖,控制装药量,以保证基岩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其底层基础基坑开挖应尽量不超挖,在施工最下层基础要求不得立模,满基坑灌注混凝土。
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桥梁基础施工时对环境的污染。
扩大基础在施工开挖至基底标高后,需对基础范围内四角及中心深约5m的范围内地质资料进行验证,以确保基础范围内不存在溶洞、溶槽:若在基础范围内发现溶洞、溶槽或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在经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并作出相应变更设计等处理后方可以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等处理意见为依据继续施工.
基坑开挖到距设计基底标高30cm左右时,禁止爆破开挖,以免对基底的持力层产生扰动,此30cm岩石禁止爆破,采用人工风镐或风钻进行开挖,以免破坏桩身混凝土质量。
基底检验
  灌注基础混凝土前,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内容为:

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嵌入岩层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②
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③
确定地基层是否能保证墩台的稳定。

基底无积水、杂物,清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