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普通话的意义

救急用,快一点啊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造成了我国多种语言并存的局面。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共56个民族,存在有80多种语言。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必定会防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也就必然会限制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都获得了巨大发展,为人们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各地的方言障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交往。人们要消除方言障碍,就必须学习普通话这一法定语言。同时,信息处理、传输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即将进入人机对话、口语机译的时代,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是适应办公现代化、高效率工作的必备条件。尤其在高校,云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子,如果教师用自己家乡方言授课,那就会影响教师家乡以外的众多学生的听课质量。除此外,普及普通话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义。为此,国家将每年的9月的第三周定为(普通话宣传周),让更多的人自觉认识到作为中国人应当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不仅是个人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促进交流、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总之、学好普通话,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具体行动。行动起来,说好普通话,从我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6

1、消除地区语言隔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

2、营造顺畅的营商环境

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3、文化建设的基础

推广普通话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4、信息的保存和流传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工具,记录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已有成果,传递着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越发达,语言文字的应用就越广泛,与社会的关系就越密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应用研究水平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先决条件。

5、汉语发展的总趋势

语言标准化是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是适应办公现代化,高效率工作的必备条件。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必定会防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也就必然会限制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为了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创造条件,要消除方言隔阂,就必须学习普通话这一法定的共同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

第2个回答  2007-09-17
我们中国有地方话和民族话合计有80种左右 全国的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话和民族语言全学一遍 而普通话是使用范围最广的 当然是要推行普通话咯
有助于方便交流 促进沟通 实现全民素质 振兴综合国力 民族统一
第3个回答  2007-09-17
方便交流 促进沟通 实现全民素质,振兴综合国力。方便交流 促进沟通 民族统一
第4个回答  2007-09-17
我们整天要学英语都烦死了 难道还要学会听懂各地的方言?

普通话是全民族共同语,说好普通话首先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其次还利于文化的传播的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