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在线等!!

求【20】个音乐赏析。
题目 类型 节奏 旋律 使用的乐器
每个4-5行左右

在线等。

  1《鹧鸪飞》
  南方曲笛的一首代表作品,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霖的演奏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韵,整个音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慢板,另外一个部分是中板。这首曲子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聆听大师的演奏,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鹧鸪这只鸟在天空是多么无拘无束地飞翔。

  2《百鸟朝凤》
  唢呐。
  原来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音乐,是从山东鼓吹这种演奏形式演变而来的。这个作品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作品活泼、粗犷、欢快、爽朗,富有生活气息。
  唢呐又叫做苏奈尔,在宋元时期由波斯传入我国,唢呐由双簧哨子、芯子、杆子和铜碗四个部分组成,唢呐的音量非常大,我们民间给唢呐一个小名,叫喇叭。它非常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兴奋、欢快的情绪,音色明亮粗犷,大多用于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剧场面,常与打击乐配合,在演奏风格上也分为南北两派。

  3古琴曲《高山流水》。
  古琴又名七弦琴,在周代的时候,也就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已经非常普遍了。
  古琴也往往是在文化程度较高的士大夫阶层流传,因此,它与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紧密结合,深远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
  谈到《高山流水》,我们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伯牙、子期之间一段知音的故事。这首《流水》,可以说整个音乐形象非常生动,它主要表现的是从崖壁上滴下的山泉水,到小溪,汇入江河,直到汇入大海这样一个非常广阔的意境。我们可以说它是借描写壮丽山川来抒发对祖国非常抒情的、宽广的、坚定不移的胸怀和志向,是对祖国的一种赞叹。这个作品也非常经典,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的美国航天号宇宙飞船,里面就携带了我们中国的这首《流水》。  

  4《鸭子拌嘴》
  不同的打击乐器
  一个非常诙谐幽默的音乐作品,
  根据不同的打击乐器各种节奏的不同,我们仿佛听到了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对话,非常神奇,这里面没有任何旋律,全部都是由节奏构成的。

  5《春江花月夜》
  大型合奏乐,又叫民族管弦乐,是一种新型综合性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音乐,这种乐队为大型乐队,借鉴了西洋管弦乐队组合的一种配置,备有吹、拉、弹、打四种乐器,并且分有高、中、低三个声部的完整乐器。一般乐队的人数有三四十人,规模宏大,音色丰富,表现力非常强。
  该曲发挥了各种乐器的性能,表现了江南丝竹音乐清秀细腻的特色,以优美、柔婉的旋律、巧妙的构思和变奏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犹如一幅清丽、淡雅的长卷山水画,使人听后心旷神怡。

  6猎人之《传说》:
  管乐为主要演奏乐器,节奏不快,以鼓点强调重音,兼以吉他和音。全曲是ABA1曲式结
  构。
  鼓乐和其他为前奏,一三段主旋优美,节奏较慢;二段旋律轻快,风格与一、三段不同。
  三段结尾处有些变化。最后以长音结束全曲。
  强烈的鼓点贯穿全曲,鼓点多而且变化快。

  7猎人之《魂魄的挽歌--酷拉皮卡的主题》:
  说是挽歌,但节奏是轻快的。全曲是简单的A B A曲式,旋律并不复杂,一、三段基本一
  直,由一个大乐句连续演奏三遍,再加入过度音进入第二段和结尾。一、三段由吉他演
  奏主旋律,小提琴以极小声和极高的音域合音;每个乐句结尾处都有辅助乐器加重重音
  ;从第二个大乐句开始,加入三连音的鼓点,模仿出沉重的心跳声。B段由声音优美、空
  阔的长笛演奏,吉他在重音处合音。进入B段后,有种悲凉、忧伤的感觉,风格有些转变
  ,比较像挽歌。再入第三段,风格、节奏、旋律变恢复到第一段的样子,以吉他的一组
  琶音结束全曲。一、三段是清澈的,而二段由于长笛演奏,断音不明显,悠扬、忧伤。

  8《月光曲》
  西方古典浪漫主义
  舒缓愉悦
  钢琴曲
  《月光曲》分三个乐章,全曲的速度由慢变快,情绪也一步比一步热烈。第一乐章表现出贝多芬思念的柔情,悲伤的吟诵,情绪十分沉重,压抑,忧郁。第二乐章作为简短的过渡和情绪上的转换,为情绪激昂的第三乐章的出现作准备。第三乐章像是从贝多芬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冲动,抗议,它的情绪紧张而激烈,表现了异常激动甚至愤怒的感情,其中斩钉截铁的节奏,表现了大师坚强的意志。在尾声中,满腔的愤怒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平静,预示大师决心继续与命运顽强的抗争。
  《月光曲》的三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内在的联系:从不平静的思索,到要求斗争和行动;由深刻的悲哀,到愤怒的抗议,最后乐曲结束了,贝多芬好像仍然处在深刻的思想斗争。

  9《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它把民间传奇故事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7个主要情节。

  10少女的祈祷
  钢琴曲
  乐曲采用主题与变奏的曲式结构,降E大调,4/4拍子,行板。简短音阶下行接两个琶音引子后,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下行音调组成的主题。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这首钢琴曲结构简单、亲切、温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八个小节的主题重复一遍后开始了三次变奏,仿佛预示着少女 丰富的感情变化。其委婉的旋律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仿佛是少女对美好幻想的期盼。
  她究竟在祈祷什么呢?
  器乐作品没有实体形象,你尽可以自由地发挥你的想像去理解、体会。

  11《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一首非常诙谐幽默的音乐小品。它原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一首插曲。如今,这首风格诙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的原曲谱上记有:“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用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版本。全曲由半音阶的下行乐句开始, 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 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

  12十面埋伏
  琵琶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13 二泉映月
  二胡
  主题是命运,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与磨难的流浪艺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强不屈。全曲婉转流畅、跌宕起伏,是一首变奏曲式的曲子。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如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不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哀痛,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多次变奏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不同的心境,更是为了深化主题。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比较大,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轻重有变,忽强忽弱,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14阳光三叠
  二胡
  《阳关三叠》原是一首根据唐代诗歌编写而成的古琴曲。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乐曲又重复三次,故名《阳关三叠》。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将该曲改编成二胡独奏曲,妥帖地表现了主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绵绵之情,别有一番韵味。乐曲速度缓慢,音色深重,多用内弦演奏,惜别之情与唐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乐曲以相同的两个主题先后出现,将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从乐曲开始至第二十小节第二拍为止,相同的音型乐句重复两次,在第五、九、十小节运用移指滑音,增添了一份仿古琴演奏所特有的色彩。第十二小节的八度音程使情绪出现了一次小高潮,然后旋律又恢复平静。第二段:从底二十小节第三拍开始至乐曲结束为止,相同的主题重复出现(同一乐句的第三次重复),但指法运用有所不同,音色趋于明亮。第三十二小节的音型连续三次出现,音量逐步增强,似有很多心里话却不知如何道来。接着是一段结束乐句,节奏自由处理,其中的八分音符上行旋律把全曲推向高潮。之后是一段伸指滑音,表现了友人终将离去却无可奈何,但内心依依不舍的复杂心情。结尾几小节,音色沉稳、安详,有意犹未尽之感。

  15鹧鸪飞
  笛子
  《鹧鸪飞》后经陆春龄加工改编,发展成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笛子独奏曲。在民间流传有原板《鹧鸪飞》和经过放慢加花的花板《鹧鸪飞》,陆春龄将后者再次放慢加花,作为乐曲的第一段,然后接快速的花板,前后两段形成变奏关系。此曲富于歌唱性,旋律优美细腻,流畅舒展,充分发挥了曲笛圆润丰满的音色特点。

  乐曲通过对鹧鸪展翅飞翔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渴望自由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悠扬抒情的慢板和流畅活泼的快板,使音乐富有层次和对比。在演奏中充分发挥了南方曲笛音色醇厚圆润、悠扬委婉的特点,并通过打音、颤音、赠音等技巧调饰曲调,以表现鹧鸪飞翔之态。如乐曲开始的四个长音,运用实指颤音、虚指颤音以及力度的变化,一下子就把鹧鸪展翅翻飞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中段运用气息控制,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纵情翱翔的姿态。乐曲最后运用越来越轻的虚拟颤音,给人以鹧鸪飞向天边,越飞越远的联想。

  16空山鸟语
  二胡
  《空山鸟语》是一首技巧性很强的二胡独奏乐曲,是刘天华学习、借鉴西洋音乐创作和表演手法的成功实践。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中群鸟欢鸣、生机盎然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么美妙的一幅水墨卷轴,疏密有序,动静交替,充满诗意。正是:“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又曰:“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作曲家如此着力用音符加以描绘的,也许就是他心中的理想境界。

  1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