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 能用哪个具体事例说明这个观点吗?500字

如题所述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通过读书或听讲所得来的那点知识,是人家的家珍,即使能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数人家的家珍而不属于自己,必须“学而时习之”,必须经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而证明之,那才能变成自己的学问而且彻底掌握它、明了它。
譬如《庄子》的《道不在书内而在书外》一个故事片事,就能说明上述观点,原文录于下: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zhuó)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无语,遂敬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7
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追问

500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许多事实表明,基于具体事例的学习与讨论,能引发更多人的主动参与,能够让老师们面对教学,共同分享。但是在现实情境中,从理念向行为转变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艰难的。其间,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并不能靠一两次的尝试就能形成认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学校教研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深入的观察、分析,去研究把握自己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文本学习、讨论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把握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才能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校本教研活动也才能逐渐走向深入。这就是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追问

500字

追答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成语“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谁正谁误的争论文章,里面有个事例就很能说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道理的。

故事如下: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跟苏轼同是北宋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和散文家,两人在政治上因政见不同有诸多纷争,在诗文上亦可谓相互匹敌。两人之间曾发生这样的轶事:

一日,王安石写《咏菊》诗,觅得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东坡一看,不住哂笑:荆公错矣错矣!东坡何出此言?古人有云: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春花娇嫩,暮春时节,和风吹拂,落英缤纷;而菊花高洁傲岸,性能傲霜,于深秋傲然开放,尽管金风一起,百草萧瑟,梧桐叶落,众香凋零,但菊花即使枯干焦烂也依然附于枝头,并无花落‘满地金’的景象。

于是,东坡一面哂笑着王荆公江郎才尽,一边略作沉吟,依韵续上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不久,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左迁黄州。重九之后,一日大风起,苏东坡步入园子中一看,只见昨日满园菊花,如今是香消玉殒,满地落金,顿时大惊失色。方悟当日哂笑荆公、续写诗句是何等轻薄之举,直为自己才疏学浅羞愧难当,从此切记休轻易说人笑人,吃一堑长一智也!”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追问

看不懂,能把他变得现代一点吗?
不要古文

追答

百度嗨发你了

追问

100分哪,要不要

.

追答

。。。我发在你的百度嗨里了,你看看网页右下方,有没有好友消息,这里实在是回答不了了,字太多,要不你留个邮箱

追问

kkkkkkkkkk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