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怎么死的 慈禧老佛爷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慈禧,是得痢疾死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慈禧七十三岁寿宴,宫里请了京内最好的厨师,准备了上百道菜肴。慈禧心中高兴,先饮几杯白酒,又吃了不菜。第二天,慈禧即感腹痛,得并发症,兼及肝肺等脏腑,以至胃纳减弱,病情加重。再加上她带病坚持理政,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一星期后,她变得骨瘦如柴,虽然请了太医切脉诊治,但病情并无好转;又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她甚至昏迷不醒,慈禧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下午1点到3点之间)死于中海仪鸾殿,其时年已经七十四岁不久就命归黄泉。 

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扩展资料: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参考链接:慈禧-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1
慈禧染上了痢疾而死
据有关资料记载,慈禧七十三岁寿宴那天,宫里请了京内最好的厨师,准备了一百多道菜肴。慈禧即感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腹泻持续了一个星期。为了给慈禧止泻太医用了加倍量的鸦片,结果不仅未能止住腹泻,反而加重了病情,使她变得骨瘦如柴。大约又过了一星期的时间,她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最后病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慈禧太后73岁寿期即将来临时,宫廷内外忙成一片,准备举行庆祝大典。这位奢侈到了极点的太后平日吃饭就需要100多个菜肴,其祝寿酒席可以说丰盛到了难以复加的地步。估计是吃了受污染的食物,慈禧染上了痢疾,腹泻持续了一个星期。为了给慈禧止泻太医用了加倍量的鸦片,结果不仅未能止住腹泻,反而加重了病情,使她变得骨瘦如柴。大约又过了一星期的时间,她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不久这个至高无上的太后就踏上了黄泉之路。
所以,慈禧应该是病死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