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让水熊虫死

如题所述

让其快速失水,周围空气湿度较低、干燥过程太快,这样缓步动物就没有时间去收缩。可以观察到缓步动物紧压在地表,很难复苏。

扩展资料:

一个欧洲科研小组2007年甚至把3000只水熊虫送上太空,它们搭乘一颗卫星在太空环境中暴露了12天,其中相当一部分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最新研究中,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考虑了3种可能的天文灾难场景,分别是小行星撞击、超新星爆发和伽马射线爆发,认为这三类事件都不足以使地球上的水熊虫消失。

除非太阳消失,这个坚强的物种几乎不可能从地球上灭绝。目前仅有维斯塔、冥王星等数颗已知小行星或矮行星拥有足够大的质量,撞击地球后可产生使海水沸腾的热量,从而威胁到水熊虫的生存,但这些小行星或矮行星的运行轨道不可能与地球相遇。

超新星爆发是恒星走到生命终点时发生的剧烈爆发现象。伽马射线爆发是宇宙中最强的爆炸现象之一,通常认为伴随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发而出现。

距地球0.14光年之内的超新星爆发或40光年之内的伽马射线爆发才能对水熊虫构成威胁,但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概率都可以忽略不计。

从一颗宜居星球上消除所有形式的生命很难,火星曾经拥有支持生命存在的大气层,类似水熊虫的坚强生物可能在该星球上长期存活。此外,在木卫二、土卫三等被认为可能拥有海洋的星球上也可能存在生命。

参考资料:新华网---水熊虫是地球上最“难以毁灭”物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6

将水熊虫暴露在太空环境中有很大几率能将水熊虫杀死。

太空实验

瑞典克里斯蒂安斯特大学的伊格玛及其同事认为,如果地球上有动物能够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动物当是首选。因此在2013年9月,他们选择了两种缓步动物R.coronifer和小斑熊虫,在干粉状态下放入欧空局BioPan-6太空舱,并将其送入了太空轨道,进而观察这种生物在太空中会有什么表现。

这些缓步动物在太空中,经过10天暴露在辐射、真空及低温条件下。结果发现,R.coronifer无法在紫外照射的条件下生活,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DNA受损所致。不过,有3个小斑熊虫样本却未受影响。

在滤去紫外线的条件下,这些经过恶劣太空条件考验的小动物同对照样本一样,可排卵,并可脱壳成活。该结果发表于《当代生物》杂志。

太空实验结果:

德国科隆-波尔兹宇宙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参加本次研究的天体生物学家之一彼得拉·雷特贝格说,“我们发现,这两种缓步类动物在太空环境中都生活得很好,和在地面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遭受太空环境和太阳辐射双重考验后的样本,存活率很低。” 

实际上,当最终被放回水中的时候,暴露在太空环境和太阳辐射双重考验下的缓步类动物只有10%存活了下来,并且,所有的幼虫都没有孵化出来。

扩展资料:

水熊虫极端条件生存方法:

1、低温隐生

低温就会引起低温隐生。缓步动物能先被冷冻再经解冻而复苏,而且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坏。1975年Crowe将活动状态的放到2毫升-20°C的水中。所有实验动物立刻进入小桶状态。

在4°C的水中解冻只需要一分钟。80%的动物成功苏醒。神父拉门曾把水熊虫在-200°C的液态空气里泡了20个月,在-253°C的液态氮里泡了26小时,-272°C的液态氦泡8小时。结果,在之后,水熊虫们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复活”了。

一些极地鱼类物种会分泌防冻蛋白,自己体内不结冰。但水熊虫似乎允许体内结冰,或它能够自我修复。

2、低湿隐生

这是最常见的隐生形式,当陆生的缓步动物生活环境开始缺水时即会发生。但当它们再次接触到水的时候,它们能在很短时间之内重新活动。包括陆生缓步动物在内,只有它们身处水中才能存活。

如果周边液体被稀释甚至低于体液浓度时,缓步动物就会蜷缩成桶状。背侧的甲片会层叠在一起,甲片之间的弹性角质层会收缩。进入所谓的“小桶状态”。在“小桶状态”下,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会降低到原来的0.01%。

进入“小桶状态”的首要原因是缺氧。实验中停止通风,缓步动物会收缩。但在水中肌肉的收缩状态不能持久。所以“小桶”遇水即会重新舒展,但个体会立即进入窒息状态。

缓步动物能渡过缺水期有前提,就是该过程是缓慢进行的而且空气湿度不能太低。干燥过程太快,缓步动物就没有时间去收缩。作违背该前提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缓步动物紧压在地表,很难复苏。

3、缺氧隐生

缺氧隐生发生于缓步动物周遭液体含氧量低于一个阈值。开始的时候缓步动物先收缩,但后来就会伸展到最大状态,同时也是窒息状态,而且它们已没有能力排出进入体内的水分。一些种类能在缺氧状态下存活五天。缺氧隐生时缓步动物的新陈代谢状态不明。

4、变渗隐生

变渗隐生还没有很好的被观察到。变渗隐生是因为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引起的。在0.4%的盐溶液中仍然能活动。在15%的盐溶液中它会在9秒之内进入小桶状态。在淡水中会窒息,但若在三天内将它重新放到海水中,它就会苏醒过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熊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1

杀不死,因为当它遇见危险就会假死,水熊虫在失去水分的时候,会缩回自己的头部和八只足,随后进入一种深度的假死状态,新陈代谢降到正常水平的0.01%。它们可以保持这种状态数十年,当接触到水的时候,它们才会复活。在开始变干时,水熊虫好像产出了许多抗氧化剂。这些化学物质类似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帮助吸收掉水熊虫细胞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扩展资料: 

冰与火的考验,对水熊虫都不成问题。1842年,一名法国科学家展示了一只在深眠状态下的水熊虫,它在被加热到125℃并保持了几分钟后最终得以复活。20世纪20年代,另一名研究者也重演了这一幕。这一次水温加到151℃。

在抗低温实验中,水熊虫仍然是佼佼者。研究者把虫子浸入-200℃的液态气体中长达21个月、-253℃的液氮中26小时、以及在-272℃的液态氦气中8小时,后来这些虫子接触到水后立马就活了过来。

参考资料: 水熊-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扔到太空里就能死掉大半
“实际上,当最终被放回水中的时候,暴露在太空环境和太阳辐射双重考验下的缓步类动物只有10%存活了下来,并且,所有的幼虫都没有孵化出来。”

另外

科学家经过很多实验,发现杀死水熊虫的最有效的办法是“低湿”———让其快速失水,周围空气湿度较低、干燥过程太快,这样缓步动物就没有时间去收缩。可以观察到缓步动物紧压在地表,很难复苏。

其实最容易的方法是点把火

高温:181度高温下存活2分钟。
火焰可以轻松超过181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15

更高的温度例如高温蒸汽或者明火炙烤都是可以将其消灭的。

遭受太空环境和太阳辐射双重考验后水熊虫的生活概率很低。

水熊是属于缓步动物门,是一种低级生物。拥有很多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本领。甚至于在太空真空环境也可以生存。

但几乎杀不死这种说法并不恰当,毕竟它依然是一种有机生物,身体由蛋白质构成,生理活动依靠各种酶来调剂。在高温下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破坏,所以在沸水中,水熊是可以被杀死的,但是需要煮沸长一段时间破坏其荚膜。

扩展资料:


“小水熊虫”在1773年首次被一位名叫哥策的神父描述,但并不完整。1774年和1776年意大利人考廷和斯巴兰扎尼发现,在缺水的环境下,缓步动物能够不脱去保护外壳而“复活”。

斯巴兰扎尼并且指出,缓步动物要渡过缺水时期,就必须慢慢的失水。而缓步动物(Tardigrada)这个名字,也是斯巴兰扎尼首次给出的。

从水熊虫的化石可知道,这一物种早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Cambrian Period)就存在了。从它们被发现开始,人们对缓步动物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形态学(morphology),生活方式(life style),组织学(Histology)以及其隐生性(Hidden nature)的研究兴趣有增无减。

水熊虫是 最 “ 坚韧不拔”的动物,可能也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彪悍的动物。据报道,-200℃下它们可活若干天,-272℃和181℃均可存活2分钟;在5 700戈瑞强度的放射线下也可生存;还可以承受600兆帕斯卡的巨大压力;而且在真空中都不会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