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以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三言】

1、《喻世明言》最初版本名为《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全书40卷,每卷1篇,共计40篇。书中故事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中多数为宋元旧作话本,另外有些是明人对宋元旧作的改编加工。

由于产生年代不同,因此在内容、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又因为属于同一个小说发展系统,其题材也都和城市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各篇之间还有很多共通之处。此外,《喻世明言》各篇小说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主题涵盖爱情、婚姻、朋友情义等,展现了当其时的社会百态。 

2、《警世通言》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3、《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二拍】

1、《初刻拍案惊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2、《二刻拍案惊奇》共有作品40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概括地说,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二、表现封建官吏的思想行为;三、表现商人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9

1、“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

2、“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近200篇。“三言二拍”从中选取71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

3、“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4、“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扩展资料

一、三言:

(1)“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2)“三言”的作者冯梦龙(1574~1646年),名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明末长洲人。冯梦龙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编辑,作品颇丰,其中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最为著名。

二、二拍:

(1)、“二拍”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2)、“二拍”的作者凌濛初(1580~1644),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凌濛初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言二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340.html?wtp=tt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1-05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濛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