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影评

过程要详细

  一、影评的种类
  一般来说,常见的影视作品分析有以下几种,需要注意的是,写哪一部影评,应取决于写作的目的和特定的读者。
  一)介绍式评论
  介绍式评论主要是对一部影片的介绍,同时带有一定的评论性,这类评论对于那些没有看过某部影片或者对影片不是很熟悉,希望得到更多了解的人们尤其需要。他着重向人们提供有关影片的基本情况,比如影片的题材、情节、导演与演员的信息等。这类评论一般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导向,承担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影片的任务。所以在一般的考试中,不适合此种评论
  二)鉴赏式评论
  鉴赏式评论也是常见的电影评论的重要文体,或称之为鉴赏式文章,这类评论主要侧重于对影片某各方面或角度的评述,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影片的一定特色的分析,是观者增强对于影片某各方面的感受与了解。鉴赏式评论的服务对象是大众,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文章,获得对影片较深刻的领悟。这类评论一般可以不顾及影片的全貌和整体特点,而只对于影片的某个方面,比如某一段落,某一情节某一人物特点加以评述,可以以一个普通欣赏着的角度,集中通过对于一个点的描述分析,甚至不排斥少许富有感情色彩的表现,从而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觉。
  三)理论式评论
  理论式评论也可称作阐释式评论,是电影评论中最为典型,最常见的评论文体。人们通常在报刊上看到的评论主要属于这类评论。这类评论的写作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影片的理解分析,对影片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让更多的人通过对评论的阅读,获得对影片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
  四)研究式评论
  研究式评论是专业研究人员对于电影队分析和评论,其研究文章是理论性更强的评论,这类评论有时也就是学术论文。

  我们参加专业考试,主要就是要求写好第二和第三这两种评论,由于考官的要求不同,考生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写——创作专业要求的第二种,理论专业要求的第三种,在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要求来说,这两种理论上没必要分得十分清楚。
  二、影评写作的内容
  一)从主题出发
  主题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所共有的要素,电影剧本也不例外。主题对于电影剧本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就谈不上创作电影剧本。电影的主题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所表现的生活现象本身的意蕴;二是电影创作者对他所表现的生活现象的思想情感倾向。所以,评主题时要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二)从人物出发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文学是人学,电影艺术也是人学。电影作品的核心是人物形象。人物即角色,其主要构成是性格,行为和思想状态。对人物的欣赏,有多种多样的角度和方法,可以从人物的关系设置、人物的行为动作着手,也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运用、心理显现入手。可以考虑任务是否具有鲜明性、生动性、独创性,也可以剖析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就可以注重人物性格的特征,也可以分析作品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可以从某一方面来把握人物,也可以从多侧面地对人物进行综合把握。
  三)从电影美学的视角进行评论
  这类评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电影美学知识,对电影风格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对这类评论,我们通常采用常见的思路,那就是从某个比较熟悉的美学样式出发,将影片放在这个样式之中进行分析,这样避免了知识准备不足可能出现的跑题现象。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影片中浓浓的乡村诗情,整个影评如同一首散文诗,抓住影片这个艺术风格,然后分析电影在镜头应用、情节安排、人物造型、叙述节奏上制造出的诗意化就比较准确和深入了。
  四)从电影的特性进行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主要的评论的方式和内容有:
  电影导演评论,电影表演评论,电影语言评论,电影结构评论,电影修辞评论,电影节奏评论,电影悬念评论,电影音响评论,电影色彩评论,电影细节评论,电影音乐评论。当我了解和熟悉了电影的特性,我们可以从这些重要元素出发,或者着重一点或者几点综合探讨影片的艺术性、技术构成等。
  三、应试方法和技巧
  影评写作中难度最大的恐怕是中心论点的提出。如何保证中心论点既鲜明又突出,而且正确呢?开头开好了,评论就成功了一半。影评的开头关键是亮出你的中心论点。观点一定要鲜明,切忌含糊不清。
  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
  最后我们需要讲究论证的语言,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流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综上所述,就电影谈电影,立意要明确,论证 要规范且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三大误区:纯粹电影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因为阅历和能力还达不到这样的研究层次,否则会出力不讨好;忌空洞的溢美或贬损;忌随意的零碎的没有逻辑关联的小感受或脱离影片本身的观后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20-04-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