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利率是什么?与固定利率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本质区别

固定利率由国家规定,是在一定时期内不受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金供求变化所影响的一种利息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

2、特性上的区别

固定利率利率较高,可使借债成本锁定;不再受整体利率调整变化的影响;可列长期负债,若保证银行保证契约为一年期以上,则可列入长期负债,惟银行保证为一年内,则会计师或有不同认定。

浮动利率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3、是否便于计算的区别

固定利率在稳定的物价背景下便于借贷双方进行经济核算,能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较为确定的融资成本预期。

浮动利率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收益和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动利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7
       浮动预期年化利率是什么
      浮动预期年化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预期年化利率。
      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由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预期年化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浮动预期年化利率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因此,多用于3年以上的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
      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预期年化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预期年化利率可分为固定预期年化利率与浮动预期年化利率。
      浮动预期年化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预期年化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预期年化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预期年化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预期年化利率可避免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中国曾一度实行过的对中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的办法就是浮动预期年化利率制的一种形式。
      预期年化利率按市场预期年化利率的变动可以随时调整。常常采用基本预期年化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预期年化利率或商业票据预期年化利率定为基本预期年化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预期年化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动预期年化利率付息。
固定预期年化利率与浮动预期年化利率的区别
      (1)基本差别:固定预期年化利率和浮动预期年化利率的基本差别就在于借贷期内预期年化利率是否可以调整。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预期年化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预期年化利率是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相反,在借贷期内预期年化利率可做调整的预期年化利率为浮动预期年化利率。
      (2)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利弊。固定预期年化利率在核算上简单方便,便于投融资双方制定资金计划。但对于长期借贷双方而言,风险较大。融资方面临预期年化利率下降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预期年化利率下降,对采用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融资方来说,就意味融资成本偏高了。投资方面临预期年化利率上升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预期年化利率上升,对采用固定预期年化利率的投资方来说,就意味着资金被占压在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资产上了。
      (3)浮动预期年化利率的利弊。浮动预期年化利率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了管理预期年化利率风险的可能,在核算上更精细,但也更复杂,同时也免除了预期年化利率风险。在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国预期年化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大大增高,在更加讲求经济核算的情况下,浮动预期年化利率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借贷活动中。我国企业的贷款预期年化利率现在就是采用的浮动预期年化利率法每年核定一次预期年化利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