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何会越来越大?

如题所述

疫情之下,就业压力加大现如今,在我国整体大环境下,客观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象,必须正视且重视。“一个岗位几乎是上百近千人竞争,因为不仅仅是应届生,往届生以及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需要工作,所以竞争压力非常大。”黄晓英如说出了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黄晓英是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硕士毕业生,她告诉记者,广西电视台招聘的一个岗位就有800多个人参与竞争。“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裁员、减薪、员工失业下岗的现象,无论是有经验的失业人员或者是刚步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待就业人员加多,使得就业更加艰难。”南宁师范大学18级毕业生韦芸向记者透露。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在分析当下毕业生就业难时曾说:“疫情增加了学生的实习难度和求职难度,部分毕业生一直无法返校,给予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带来了困难。从需求端来看,一些企业招聘工作推迟或处于停顿状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招聘动力和能力不足。”从整体看,“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使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为繁重、更加艰巨。学历贬值,内卷加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考研热,带来的却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对于是否因就业压力过大而选择去考研,毕业生韦芸有着她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她认为:“研究生扩招、博士扩招,那些我们以前觉得高学历的人群,他们的数量在渐渐地扩大。一方面给了广大青年同学们一个晋升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一些质疑,学历是否在贬值。”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占比15.5%,也就是说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由于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招聘门槛也日渐水涨船高。

毕业生也因此面临着各种用人单位地挑选。因此,能力越强的人,更有就业竞争力。 “又想要我什么都会,但又只给我三千多的工资”“三千元雇不来农民工,却能雇来大学生”等微博网友吐槽,极致展示了当前的人们就是处于一个疯狂内卷的时代。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目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谈及未来工作,69.5%受访应届生对发展前景有着更高期待。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有好几个毕业生都是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是说没有找到工作。

“或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或是薪资达不到预期,或是离家比较远。”这是我校18级毕业生袁天然认为自己还未找到工作的原因。“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实为结构性矛盾。从求职者个人来说,一些人过于追求“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期望过高或眼高手低,使得解决这一问题就变得更为困难。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而非总量不足,本质是供需错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深入分析了当下的就业形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2
疫情之下,就业压力加大现如今,在我国整体大环境下,客观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现象,必须正视且重视。“一个岗位几乎是上百近千人竞争,因为不仅仅是应届生,往届生以及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需要工作,所以竞争压力非常大。”黄晓英如说出了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黄晓英是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硕士毕业生,她告诉记者,广西电视台招聘的一个岗位就有800多个人参与竞争。“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裁员、减薪、员工失业下岗的现象,无论是有经验的失业人员或者是刚步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待就业人员加多,使得就业更加艰难。”南宁师范大学18级毕业生韦芸向记者透露。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在分析当下毕业生就业难时曾说:“疫情增加了学生的实习难度和求职难度,部分毕业生一直无法返校,给予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带来了困难。从需求端来看,一些企业招聘工作推迟或处于停顿状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招聘动力和能力不足。”从整体看,“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使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为繁重、更加艰巨。学历贬值,内卷加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考研热,带来的却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对于是否因就业压力过大而选择去考研,毕业生韦芸有着她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她认为:“研究生扩招、博士扩招,那些我们以前觉得高学历的人群,他们的数量在渐渐地扩大。一方面给了广大青年同学们一个晋升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一些质疑,学历是否在贬值。”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占比15.5%,也就是说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由于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招聘门槛也日渐水涨船高。

毕业生也因此面临着各种用人单位地挑选。因此,能力越强的人,更有就业竞争力。 “又想要我什么都会,但又只给我三千多的工资”“三千元雇不来农民工,却能雇来大学生”等微博网友吐槽,极致展示了当前的人们就是处于一个疯狂内卷的时代。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目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谈及未来工作,69.5%受访应届生对发展前景有着更高期待。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有好几个毕业生都是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不是说没有找到工作。

“或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或是薪资达不到预期,或是离家比较远。”这是我校18级毕业生袁天然认为自己还未找到工作的原因。“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实为结构性矛盾。从求职者个人来说,一些人过于追求“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期望过高或眼高手低,使得解决这一问题就变得更为困难。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多表现为结构性矛盾而非总量不足,本质是供需错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深入分析了当下的就业形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