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是三级价格歧视吗

如题所述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叫差别定价,就是卖方将同一种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客户,尽管对不同的客户产品的成本是相同。价格歧视为卖方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根据价格歧视的差别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美价格歧视(perfect discrimination),即对不同的客户收取不同的价格,为每个客户的定价更接近于客户的支付意愿,做到“千人千价”,是卖家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二级价格歧视,根据不同购买量,制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包括特定的国家定价、会员折扣、上市时间长短区别定价等。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商家的定价机制是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电商平台竞争激烈,简单的价格折扣很容易被消费者比较。通过繁复缭乱的优惠组合,降低了消费者对不同平台商品价格对比的分辨力。
京沪高铁自2020年12月23日起施行浮动票价机制,调整之后的票价有升有降。虽然京沪高铁董秘说:“这一项政策的出台,它的核心不是涨价,通过建立一个有升有降的一种机制,能够调节供需….”,但浮动定价本质上就是三级价格歧视,目的是提高利润。
完美价格歧视是商家追逐的最终目标。它能实现全部消费者剩余的获取,实现利润最大化。
要做到完美价格歧视就要了解每个客户的支付意愿,实时跟踪商品在市场中的热度。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出每个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年龄、喜好、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等信息,保存每个消费者的“侧写(profile)”。大数据分析为商家实现完美价格歧视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且价格敏感度低,那么商品的定价无折扣或低折扣;如果客户收入水平低且价格敏感度高,那么商品定价高折扣。又如老客户的黏性较高,习惯性在同一平台消费,而新用户黏性低,价格优惠对其吸引力高并有利于培养新用户在本平台的消费习惯。
一些价格歧视是市场中常见的、公开的、是被消费者默认接受的,包括:
数量差别,即多买少算;时间差别,如电子产品上市时间越久价格越低,夜间航班机票价格低;年龄差别,如老人,儿童价格优惠;时间成本差别,如收集折扣券,参加游戏获得折扣券;客户成本差别,如新用户红包;但消费者很难接受系统根据他们的“侧写”给相同商品设置不同的价格。一是因为感觉被侵犯了隐私,二是因为用户“侧写”是非公开、不透明的信息。
大数据“杀熟”理论上是实现经济学中完美价格歧视手段中的一种。但实施过程中会面临社会的口诛笔伐,毕竟互联网时代是没有秘密的,很快会被用户们发现并感觉不爽。
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未明确将大数据“杀熟”行为纳入规制范围,没有惩罚法规。2020年8 月 20 日,我国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但也仅限在线旅游代理(OTA)企业,惩罚也仅限于“可以通过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早在2000年亚马逊就使用大数据分析对DVD实行了差别定价。老用户的价格比新用户贵4美元。事情被曝光后,CEO贝佐斯亲自道歉,退还了差价。亚马逊并未因此停止运用大数据定价,此后改进为更隐晦的动态定价,例如根据新闻报道提高某件商品的价格,每天会平台上的产品价格调整达250万次,据说利润提升达25%。当前,我国的电商平台广泛使用动态定价机制,用户会经常发现相隔很短时间,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动态定价机制让完美价格歧视的实施越来越隐晦,消费者不满却也毫无办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为此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大数据分析使完美价格歧视的实现成为可能,切实的利润使商家有足够的动机继续追逐并利用它改进定价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